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八卦 > 明星八卦 >

蒋纬国的真实身世及个人资料 蒋纬国和蒋经国不和吗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12:50:51 来源:领啦网
导读:蒋纬国的真实身世及个人资料,跟大家分享蒋纬国和蒋经国不和吗和蒋纬国的真实身世及个人资料的知识,一定能给您带来帮助的,一起来了解吧! 蒋纬国有过一段在基层部队当军官的日子,蒋介石本

蒋纬国的真实身世及个人资料

跟大家分享蒋纬国和蒋经国不和吗和蒋纬国的真实身世及个人资料的知识,一定能给您带来帮助的,一起来了解吧!

蒋纬国有过一段在基层部队当军官的日子,蒋介石本意是叫他在基层镀镀金,没想到这位二公子喝惯了洋墨水,不懂中国的人情世故,说话办事直楞楞的,以至于向蒋介石告密说胡宗南不行,指责他不配当西北大军的统帅。

结果刚一告密,就被调离了胡宗南部队。

这事给蒋纬国提了个醒,这才让骄傲的二公子出了身冷汗,后来行事谨慎了许多。

一、蒋纬国为何如此高调

蒋纬国,蒋介石第二子。但这位二公子并不是蒋介石亲生,而是(S-Y)。据《蒋纬国口述自传》称,他是戴季陶与日本人重松金子所生之子,后来戴氏将此子送于蒋介石(S-Y)。

这段公案世人多有述及,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蒋介石本有一子蒋经国,收了这个儿子之后,按理说应当更宠亲子,谁料蒋介石却对蒋纬国十分喜爱。

盖因经国性格沉毅而纬国活泼可爱,蒋介石于戎马生涯中,自然更喜欢能给他带来欢乐的幼子。

其实这也是中国家庭的常态,为人父者,大多与长子或长女关系比较紧张,而喜欢幼子幼女者更多。大约长子长女生来更有担当,在家庭权力上有与父亲分庭抗礼的潜在趋势,不自然地会有矛盾与抵牾。

蒋介石的偏爱,是造成蒋纬国日后行事高调的根本原因,而纬国后来之失宠,也由他恃宠而骄导致,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蒋纬国另一份高调的原因,来自于他的留德经历。

蒋纬国1936年10月到德国留学,接受了德国军校的正规培训,其马术、战术、德文都学习得相当不错。

蒋纬国的真实身世及个人资料

当时希特勒因为蒋介石的面子,亲自接见了蒋纬国三次,这无疑更加强化了纬国的贵族观念。

上了三年军校后纬国到德军中实习,在德国山地兵第八师当排长。

其后因为德国全面发动(Z-Z),德意日形成轴心同盟,蒋介石虽然非常倾向德国的(Z-Z)体制与军队体制,但没办法,中国因为日本的缘故必须站在盟军这一边,蒋介石就把蒋纬国召唤回来。

德国军校的训练经历虽然不长,却深刻的影响了蒋纬国的性格,使他形成了强烈的自信,这种自信在二太子身份加持下演变成了骄傲与迷之自信。

德国军校有什么特殊之处能对他影响这么深呢?举两个例子。

当时德军军校搞教育,讲授进攻作战时,设置了明确的敌人,那就是波兰和苏联,从不用假想敌这种说法,德军和苏军一样,都是实在人,不自欺欺人。

讲进攻作战时,军校的老师很自信,抛出来一套进攻战法后,让学生们演练好,便会下结论,这样打肯定能击败波兰军和苏俄军,德军有充足的物质条件和优秀的作战经验。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德军的未来军官们便形成了德军必胜的信念,是啊,没有理由不胜利,从(Z-Z)理念到军事技术,从工业体系到动员程度,德国都吊打波兰和苏俄,一切都是这么充满希望。

再有一个例子就是实弹射击练习。蒋纬国后来回忆,德军和美军不同,德军要求每次射击训练打五发(Z-D),而美军则只规定每年射击训练的总弹量,具体到每次无所谓多少。

德军这种严谨刻板的方法,会让每名德军都感受到切切实实的依托感、收获感与目标感,只要按照制定总方略扎扎实实前进,就能达成目的。

这背后隐含的,仍是德国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自信心。一种程式化制造出来的机械一样稳定的自信心。

蒋纬国耳濡目染,也形成了高度的自信。

二、各种看不惯胡宗南

讲完这些背景,我们才能了解,蒋二公子回国后面对强烈的现实差距,会有多自信。

蒋纬国从德国回来之后,没有直接到军中任职,而是去美国游历了一年多,以军事参观团的身份。这份经历又助长了蒋纬国的骄傲之心。

当时美军听说这位二公子在德军学过装甲兵知识,便邀请他指导美军建设装甲兵部队,并请他对美军装甲兵军官进行公开授课。

其实以美军的军事技术,这方面并不见得逊于德军,美国人只是看在老蒋面子上,让二公子露露脸。

但二公子居然当了真,对美国人说,我给你们讲课,那我以后怎么向德国人交待,怎么向德军交待。果断地拒绝了,弄得美国人挺不好意思。

回国之后,1941年年初,蒋介石亲自把蒋纬国交给何应钦,让何带着蒋纬国到陕西胡宗南军中当排长。

蒋纬国的真实身世及个人资料

***军的作风纪律和二战时的德军不是一个位面,将官骄横、无能、贪腐成风,士兵大部分都是文盲,组织纪律性很差,正规化水平很低。

蒋纬国一到胡宗南所部号称天下第一军的部队,就横看不顺眼竖看不顺眼。

他在口述自传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何应钦要视察第一军第一师,提前下令,要在某天早上五点钟集合部队进行训话。

蒋纬国当时住在第一师,他刚从国外锦衣玉食的回来,在陕西军中吃不惯睡不好,晚上迷迷糊糊刚入睡,才一点半就听到部队吹起床号。蒋纬国还以为鬼子打过来了呢,赶紧起床。

起了床才发现,哪里是鬼子来了,而是部队自己在集合,准备听何应钦训话。不是五点才训话吗,怎么起这么早?一问情况,原来师部告诉团部,五点训话,要提前半小时,也就是四点半起床。

团部告诉营里,上峰通知四点半集合完毕,各营要提前半小时起床,得,提前了整整一个小时。

营里又给连队加码,上峰要四点,咱们三点半起床。

连队一看,了不得啊!上将给咱们训话,万一训完话要到连队宿舍视察呢?干脆,连队要求一点半起床,起床之后整理内务、打扫卫生。

就这么一圈转下来,层层形式主义,硬生生把部队折腾的睡不好觉。

五点钟何应钦讲话,讲完下去和官兵握手,发现大家都红着眼,哈欠连天的,一番折腾,能不这样吗。

蒋纬国对此吐槽甚多,形式主义害死人。外国军队哪见过这样的,为了官长讲几句话,把一个师的部队弄成这样,代价太大了。

蒋纬国又随胡宗南、何应钦去陆军大学在陕西王曲的第七分校视察。

这个王曲分校,虽名陆大七分校,实际上就是胡宗南的私人军官培养基地,从这里出来的军官大多数都分到胡宗南军中。

按理说,军官群体是部队的核心,胡宗南治军再马虎,对军校应该上心一些,毕竟这些人出来以后都是带兵的。没想到王曲分校也出了个大大的洋相。

胡宗南为了显示军校学兵的气势,搞了个大阅兵,请何应钦、蒋纬国骑马阅兵。

何应钦和前面几位大官,都是常年养尊处优惯了的,没有自己上马,而是叫侍卫兵扶上去的。

到了蒋纬国这里,二公子在德国军校练了一身好马术,不要侍卫兵扶,自己上。没想到就在这儿出了洋相。

蒋纬国上马前先要紧一下马鞍的肚带,怕松。侍卫兵说没事,我已经紧过了,放心上马就是。

蒋纬国就踩着马镫上了马,结果侍卫兵根本就是意思了一下,没认真紧肚带,蒋纬国一使劲,把马鞍给拽了下来,他身手倒是挺敏捷,双腿一夹还是上了马。

上了马乐子更大了,战马因为马鞍掉了下来受了惊,前仰后跳要把蒋纬甩下来。阅兵场上数千人,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二公子骑着受惊的马来回窜。何应钦都吓了一跳。

好在蒋纬国在德国学的马术是实打实的本事,他知道怎么控制惊马,双手抱住马脖子,稍微稳了一下,伸手把马头侧过来,然后在马鼻子上拧了一下,居然慢慢让马停了下来。

胡宗南赶紧叫好,何应钦也跟着干笑了一阵,夸赞蒋纬国骑术好。

蒋纬国因为这件事,对胡宗南的印象更加不好。战马在中国军队仍是重要的军事辅助,部队机动越野、通信指挥都要靠马,但胡宗南对战马居然这么不重视,战马掉了马鞍都能受惊,士兵对战马的调教训练也如此漫不经心。

这种部队不要说去和德军比,就连和日军比也没办法比。蒋纬国回国前,因为在德军中听说了一些日军无能、训练水平低的笑话,对日军挺轻视。没想到一看自己家的军队,连日军也差得很远,无怪乎开战以来连连失败。

三、蒋经国出手

蒋纬国在第一军第一师当了两个月的排长,随即高升为连长。

二公子一到连队,更是对胡宗南的治军各种看不惯。

比如对士兵的近战格斗战术很不满,蒋纬国认为他们的技巧训练很散漫,耍的都是绣花枕头。他把在德军中学的近战格斗术在连队推开。

有一次胡宗南来视察,蒋纬国就把他的训练成果拿出来展示,叫一个班的士兵围成一个圆阵,向他自己进攻。结果一个班的士兵轮番向蒋纬国击刺,居然谁也近不了他的身。

胡宗南连称二公子武艺高超,蒋纬国却当场打脸说,我的连队已经是训练有素的,他们却仍然这么弱,可见其他部队的刺杀水平有多差。

蒋纬国的真实身世及个人资料

胡宗南登时火就上来了,他是一军主将,西北军政头一号人物,何曾有人敢当面给他下不来台,若不是二公子的身份,换作其他党国大佬的子弟,他也敢当场抽两马鞭。

胡宗南强压怒火,不耻下问地请教了蒋纬国几个近战格斗的问题,而后让他专门撰写一份详细的近战格斗训练的资料,给全军的师、团长们学习推广。

蒋纬国二十多岁的年青小伙子,哪能猜到胡宗南的内心活动,傻乐傻乐地写了一份近战格斗的经验资料,交给了胡宗南。

不久之后,胡宗南下令,蒋纬国近战格斗经验丰富,着即到陆大七分校,开设专门近战训练课程,由其专任教官。

蒋纬国兴冲冲地去了王曲,训了一段时间,后来找军部的人打听,有没有全面推开训练啊?有人偷偷告诉蒋纬国,你写的那份资料,胡长官根本就没推广,现在估计扔在某个角落里吃灰呢。

蒋纬国一听就怒了。

你胡长官治军无能,我真心实意地帮你,你却跟我玩花活儿,这叫唱的哪一出。

胡宗南把他调到王曲分校当教官,根本不是什么重用,而是让他在这里舒舒服服地呆着,别在部队天天吐槽找事,有损他胡宗南的长官威严。

若是换一个聪明圆滑懂中国世故的,胡长官这么巧妙地做,双方互相给个台阶下,就完了。

反正你二公子来就是镀金的,委员长还真能放心你在一线当连长,就冲这么高调的行事作风,万一哪天真自不量力带人出去和日军硬刚,死在鬼子手里了可咋交待。

胡宗南并没有什么坏心。

但蒋纬国不吃这套,还是年轻气盛,考虑事情太简单,他硬是理解成胡宗南治军无能排挤贤能。

怒气抑制不住,蒋纬国动用私人渠道,向蒋介石反映胡宗南的种种劣迹,说陕西军中乱象频出,胡长官治军打仗都存在严重问题,简直是废物,祸国殃军。

蒋纬国一直很受父亲宠爱,他觉得自己说得有理有据,肯定会得到支持。

不得不说,那时的二公子,实在是太年轻了。

这封信并没有得到回复,不久,蒋纬国接到调令,从第一军转调至青年军206师616团3营,担任少校营长。

青年军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军队系统,与胡宗南没有关系。蒋纬国感觉此番调动不一般,肯定有人背后运作,他不知悟到了什么,竟然从此收敛了性格,不再飞扬跳脱,不管其长官是能人还是庸人,都不发一言。

这个神秘人物是谁,竟有这么大威力。虽然查找各方史料,也不能得到确切的答案,但从各种痕迹来看,这个人极有可能是蒋纬国生命中绕不开的那位。

四、兄弟隐情

蒋经国。

这两位公子之间,关系着实不是很融洽。

蒋纬国的真实身世及个人资料

蒋介石一生有好几位夫人,蒋经国之生母乃是毛福梅,蒋介石年青时家里包办婚姻为他娶的妻子。

生子蒋经国之后,蒋介石常年在外,与毛氏感情本就不深,后来就慢慢地没了,蒋介石后来休了毛氏,另娶姚冶诚。

姚冶诚没有生育,便把从日本领回来的纬国当亲儿子养,后来纬国一直喊姚冶诚为母亲,为她养老送终,母子之情甚笃。

纬国小时候,毛氏夫人很看不惯姚冶诚,进而看不惯纬国,两位夫人之间闹了很大的矛盾。

有人不免会问,蒋介石不是休了毛福梅,怎么她还会与姚冶诚有矛盾。

原来据《蒋纬国口述自传》中所说,蒋介石一人在外闯荡,家中无人照顾,蒋介石之母对儿媳妇毛福梅倒还不错,让她继续住在主屋后面的一所小房子里,继续操持家务。

蒋介石续娶姚冶诚后,适逢其母生病,姚冶诚一人照顾不过来,就请毛福梅搬回到原来的居室,轮流伺候婆婆。蒋介石顾不上家,对这一情况也就默认了。

谁料毛福梅一回到家中,反而使起大老婆的脾气,把姚氏和纬国赶到柴房里住。柴房里堆着柴草,还养着几只猪,又脏又臭,年幼的纬国在里面住着非常不习惯,被跳蚤咬的满身红点。

姚冶诚忍气吞声不敢顶撞毛氏,只好把纬国送到蒋介石的大哥蒋周康家里住着。后来直到蒋介石的母亲病逝,蒋介石在溪口另置了一所房子,姚氏母子才算摆脱了痛苦的生活。

这些细节蒋纬国一一记录了下来,可见对毛氏夫人的怨念。所谓恨乌及乌,纬国与经国兄弟之间,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感,纬国长大之后,反倒与伯父家的几个堂兄弟关系更好。

经国对纬国也有一肚子说不出来的隐衷。

经国15岁时就离开父亲,到苏联留学,当时是1925年,后来因为蒋介石搞**,苏联方面把年轻的蒋经国发配到西伯利亚,几乎不免于死。经国在苏联待了整整12年,连媳妇都是自己找的,不劳父亲费半点心。

自古长子与父关系就很特殊,渴望爱和关怀的期盼之心,与自立自持的长子担当,交相冲突。

对经国来说,爱和关怀在最需要的时候没有得到,长子的担当又使他对父亲怀有复杂的感情,这方面尤其体现在他终生未泯的对共产主义的微妙的认同感,这个且不必多讲。

最令经国感到不公平的是,蒋介石对他自幼就非常严厉,对弟弟纬国却珍爱异常,虽非亲生之子,却爱如掌上明珠。

蒋在黄埔军校当校长时,就把纬国带在身边,散步时经常领着他出来,黄埔学生见了这位二公子无不抱以亲切的微笑。

纬国上学后,一路坦途,在国内上的都是最好的小学、中学,出国留学也是备极关照,在德国生活的非常优渥,以至于不少德国贵族女孩都对他投怀送抱,连元首都亲自接见过他。

这怎能不令经国嫉妒?

兄弟二人都回国后,经国若有若无地体现出长子对幼弟的控制感。纬国虽然面子上对经国很尊重,但对他私底下的言行很多地方都不以为然。

比如他在自传中吐槽,哥哥身边的人经常搜集记录自己的言行,再由哥哥向父亲转达。纬国在国外养成了坦荡的行事作风,对这种偷偷摸摸的行为很生气,但又无可耐何。

后来蒋介石对纬国形成了轻浮、不稳重、狂躁的印象,与经国背后打小报告不无关系。

经国也事事喜欢管一下纬国,显示他长子的威严。比如蒋纬国续弦时,想到东京完成婚礼。经国认为日本是仇敌之国,蒋介石的儿子怎么能在日本完成婚礼。

纬国怒斥经国:“你在中国可以说了算,到日本则不然,你的话日本不会听的。”经国闹了一场大大的尴尬。

经国心目中,其实一直对纬国很排斥,不想承认他是蒋介石的儿子,1948年经国奉命回浙江奉化重修蒋氏家谱,就曾想把纬国之名排除出去,不让他列到家谱上,但因蒋介石不同意而作罢。

蒋纬国自传中,并没有提及父亲为他安排,也没讲这次调动的前因后果。所以说,蒋纬国突然被调到青年军,透露着种种非同寻常的人为运作。

这么说是有根据的推断。

蒋纬国告密后被调到青年军,青年军的性质很特殊,与蒋经国有密切的关系,青年军各师的师长,很多都在蒋经国办的培训班中学习过,名义上都是蒋经国的门生,这是效法当年蒋介石靠黄埔军校抓军权的故伎。把纬国调到青年军中,导向很鲜明,就是让他置于经国的视线和控制之下。

再有,经国在抗战中势力慢慢坐大,尤其是青年军组建之后,他也有了在党内军内抓权的势头。要抓权,就要和党内军内大佬搞好关系。党内大佬且不必说,军中大佬胡宗南是个特别的存在。

胡宗南长年在陕西带兵,已经自成系统,相比陈诚的土木系,胡宗南部队有陕西地方(Z-F)的支持,军、政、财权一把抓,甚至还办了带有地域特色的军校,这股势力不容小觑。

蒋经国有与其搞好关系的一万个理由,而没有对其搞破坏的一条理由。

蒋介石也不愿在抗战危急之时惩治胡宗南,相反,他对胡宗南的信任一直很坚定,从未怀疑他的忠诚与能力。此时蒋纬国一介毛头小伙,居然敢质疑方面大员,一旦传扬开去,这也不太好听。

很有可能是经国揣摩准了父亲的意图,于是代为出面教训了一下纬国。

后来纬国估计也猜出了这件事背后的草蛇灰线,是谁干的,已经不言而喻了,他不由得怒火中烧。

在青年军只干了半年,纬国就求父亲把他调走。蒋介石此时仍然极爱纬国,便把他调到装甲兵教官团当了中校团附。

蒋氏兄弟之间的斗争与矛盾,此时刚刚开了个头。人生如行船,谁也不知前方有什么风浪。以此形容经、纬二人,可谓的评。

以上分享的蒋纬国和蒋经国不和吗、蒋纬国的真实身世及个人资料的具体介绍,希望给网友们带来一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