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上项伯为什么救刘邦 鸿门宴之后项伯的结局(3)
鸿门宴上项伯为什么救刘邦
我们都知道,项羽之所以举办鸿门宴,对刘邦恨之入骨,是因为楚怀王说:“先入关中者为王。”而刘邦比他早到了2个月。
也不能怪项羽没有契约精神。
他率领军队,和秦军主力作战,一波三折、浴血奋战。而刘邦却偷偷摸摸,轻松提前2个月到咸阳。
这事,换成你,估计你也不乐意。
项羽咽不下这口气,他还有40万大军。
于是,一场微妙的“鸿门宴”就发生了。
换言之,“鸿门宴”是为了夺王位,而不是杀刘邦。
因此,我大胆假设,项伯助刘邦脱险,可能就是项羽的本意。
第一,按照当时的局势,杀刘邦是“得王位”最次的选择。
项羽和刘邦之间的冲突,就是为了争夺“王位”。
而争夺“王位”,方法有很多。
比如,让刘邦自愿退出,或以武力威胁他退出。
杀刘邦,是夺王位中,最差的选择,因为它面临了太大的风险。
其一,杀刘邦,面临(Z-Z)风险。
对于整个反秦阵营来说,刘邦与项羽属于同盟,同归属楚怀王领导。
刘邦率先入咸阳,是反秦的大功臣。
即使他西进之路太顺畅,那也是楚怀王的安排。
按照道理来说,刘邦称王,符合当初的约定。
而刘邦很聪明,他非常低调,虽早入咸阳2个月,却没有称王,也没有任何过分举动。
此时,项羽杀掉刘邦,必然落人口舌。
同室操戈、违反约定,这个名声也太难听了。
当然,项羽不在乎这些名声,可在北上过程中,他刚冲冠一怒,杀掉了主将宋义,此时,再杀刘邦,(Z-Z)风险就太大了。
其二,杀刘邦,损失民心基础。
刘邦入咸阳之后,约法三章,废除了秦朝苛刻的法律制度。
百姓对他感恩戴德。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此时,项羽正声名狼藉。
入秦前,秦将带着秦军投降,可项羽直接把投降的20万秦军,全部坑杀。
《史记·项羽本纪》:於是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
一边,是安顿百姓的刘邦;另一边,是顶着残暴名声的项羽。
此时,项羽若为了夺位,无缘无故杀掉刘邦,基本上要失去关中百姓的心了。
民心所向,才是王道。
最重要的是,刘邦名声太好了,此时,项羽为夺位杀掉他,各路诸侯极有可能借机造反,揭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