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八卦 > 剧情介绍 >

李自成军师牛金星结局 为何李自成的丞相牛金星去向成谜(2)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12:59:05 来源:领啦网
导读:李自成军师牛金星结局,攻破北京后,刘宗敏等将分率各军,李自成率牛金星、宋献策等五骑由得胜门入城。 由于李自成采纳了宋献策“先安民,乃可入”的建议,严禁杀戮,因

李自成军师牛金星结局

李自成军师牛金星结局

攻破北京后,刘宗敏等将分率各军,李自成率牛金星、宋献策等五骑由得胜门入城。

由于李自成采纳了宋献策“先安民,乃可入”的建议,严禁杀戮,因此,入城后,京城开张店市,嘻嘻自若“,依稀有太平景象。

入宫后,李自成将宫女分配“诸贼”,牛金星、宋献策各得数人。

随即,牛金星又甄选明降官,主持举人再考,以甄选官吏。

李自成军师牛金星结局

对大顺政权来说,此时,无论是全国形势,还是个人生活,都到了巅峰时刻。

然而,接下来,宋献策、牛金星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格局、作风。

不同的表现:短暂的治理

入京后,宋献策、牛金星的表现开始分化。

宋献策的表现一如既往的深谋远虑、足智多谋。

富户汪箕假托“乃下江南,愿为先锋”,试图逃走,宋献策识破其企图,追赃十万。

他又曾与李岩探讨:为什么明朝灭亡了,这些明朝旧官僚麻溜投降,全无对旧朝感恩戴德呢?

随即,他们总结出明取士的弊端,提出“痛洗积习之陋”。

同时,宋献策极力阻止大顺军杀戮太众。

早在李自成入京时,李自成就“愤京师各官藏匿无出迎者,欲尽杀之。宋献策力劝而止”。

而当大顺政权此后杀戮太众时,宋献策又以“天象”劝谏:天象惨烈,日月无光,亟宜停刑。

可以说,这段时间,宋献策是大顺军少有的,仍然能基本保持清醒头脑的将领。

而牛金星的表现,则相去甚远。

李自成军师牛金星结局

宋献策所言“杀戮太众”,主要指的是刘宗敏和牛金星。

在甄选明朝旧官吏的过程中,牛金星的手段残忍,以各种方式“夹逼”索银。

而杨汝成以美妾献给牛金星后,牛金星“免之”,并随后使之“列春卿”,任用。

如果说追饷过重还是方法问题,那么,接受美妾开后门,便是腐化了。

此外,身为丞相,牛金星在军国大事上似乎表现不多,精力主要集中于劝进,搞登基仪式上。

可以说,大顺政权入京后迅速走向败亡,丞相牛金星是重要责任人。

相似的表现:一起拆台

1、宋献策:由失望到拆台。

宋献策对李自成表现出了过分的失望。

李自成决定亲征吴三桂时,宋献策坚决反对:你去,你不利;三桂来,三桂不利。

李自成不听,宋献策再次搬出“占卜”之言:如果去了,“数不宜战,战则当连败二十余阵”。

李自成还是不听。

李自成不再如从前一般对他“信之如神”了。

宋献策失望之极,转入“拆台”。

随即,各种对大顺不利的谶语开始流行:“我主只可为马上王,混过几年而已”;“马上天子,不满三年”···

同时,宋献策还私下对李岩说:十八孩儿的谶语,难道说的不是你吗?

显然,宋献策的言行,已经事实上在破坏农民军了!

2、牛金星:促使人心离散。

李自成败亡过程中,牛金星主要干了一件事:杀李岩。

李自成军师牛金星结局

李自成败出北京后,河南地区原本归顺大顺的地方开始动荡。

李岩请缨:我去河南,***地方,招兵买卖,稳定形势。

牛金星当时在场,劝李自成答应,李自成没有当场表态。

随即,牛金星发现:李自成疑心李岩。

牛金星遂态度大变:十八子之说,难道不是李岩吗?

随即,牛金星请李岩饮酒,宴上杀了李岩。

此后,不但河南地区彻底丢失,而且大顺军人心离散。

看来,此时的牛金星,已是善于揣测上意,只迎逢上意,不能提供全面考虑了。

类似的结局

两人的解决,却比较类似。

1、宋献策:入旗,获得一定社会地位。

宋献策与刘宗敏、左光先及李自成的两个叔叔一起,为阿济格所俘。

”其自成两叔及伪汝侯刘宗敏,具斩于军”。

其他人,直接在军中就斩了,而宋献策,却活了下来。

宋献策不但活了下来,还“隶旗下,出入骑从甚都”(《北游录.纪闻下》)

宋献策毕竟“贼所倚任为军师”,是大顺军的军师,也是“首恶”之一,按道理应该与刘宗敏一起被斩,却还能活得不错。

考虑到宋献策后期对大顺军的失望、“拆台”,有理由认为:宋献策已经一早为自己留了后路,才得以幸免。

2、牛金星:“夹缝中生存”。

与活得稍微有些“平淡”的宋献策相比,牛金星活得“动静有点大”。

谁也不直到牛金星是什么时候降清的,不过,他确实降清了。

与宋献策相比,牛金星在京师时杀戮太众,引起了许多旧官僚的愤怒。

因此,常国柱上奏:贼相牛金星弑君残民,抗拒王师,力尽始降,该杀!他的儿子冒滥为官,任湖广粮储道,贪污巨万!请把他们父子一起杀掉,以正国法!(《清史稿.列传卷三十一》)

可是,清廷回复:“流贼伪官投诚的,多能效力。若柱此奏,殊不合理,应议处”,遂罢归。

清廷不但极力维护牛金星,甚至把上书处理牛金星的给事官罢免了!

其实,清廷当然不是特别“爱”牛金星,之所以维护牛金星,不过是权宜之计。

当时,南方的起义军余部与南明已经联合,一起抗清。

留着牛金星,对于招抚抗清力量,是一个“示范”。

相比之下,清廷主要需要打击的目标已是“反清复明”。常国柱所谓“弑君”之仇,弑的是大明的君,在大清实在构不成什么罪恶。

当然,牛金星也是聪明人,知道自保。

他去世前,告诫子孙:不死是幸事。以后“闭门教子,勿再出”。

牛金星及其子,得以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宋献策、牛金星都是聪明人。以他们的谋略,想要活命还是可以的。

不过,这种活命,却有一丝讽刺色彩。

当初,宋献策与李岩议论明朝科举的弊端,感叹明朝官僚不能为旧朝尽忠,“但愿主公信从其说,痛洗积习之陋,诚天下国家之幸也”。

遗憾的是,李自成的治理,不但不可能痛洗积习之陋,反而远不如明。

因此,李自成败亡时,贵为军师、丞相的宋献策、牛金星只有降清,以求自保。

历史,有时就是如此的讽刺。

以上领啦网www.lingla.com介绍的为何李自成的丞相牛金星去向成谜以及李自成军师牛金星结局的全面方法讲解,希望起一个抛砖引玉能解决您生活中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