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儿子的结局如何 李鸿章三个儿子最终过的怎样(2)
李鸿章儿子的结局如何
李经述一生只参与过一次(Z-Z)事件,那就是李鸿章奉命出使各国时,朝廷降旨允许他和大哥随侍李鸿章左右。李经方负责翻译,李经述则是父亲身边的高级侍卫,负责饮食起居。
李经述生性至孝,他的生母即李鸿章的继室身体不好,李经述常年不离母亲身边,亲尝汤药,无微不至。
1892年,母亲因病去世,李经述伤心过度也亏了元气,此后身体一直也不太好。
1901年,李鸿章撑着最后一口气和洋人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刚签订完,李鸿章也彻底倒下了。
李经述每天在父亲的床边,昼不食夜不寐,五十多天寸步不离,而且每天还要烧香拜佛,态度极为虔诚。
当年的11月7日,李鸿章与世长辞,李经述痛不欲生,觉得自己没有保住父亲的命,内心十分自责,他甚至还想以身殉父,在家人的劝导下方才作罢。
但经过这次打击,李经述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一落千丈。就在李鸿章去世的第一百天,李经述也追随父亲而去了。
李经迈——闷声发大财
李经迈是李鸿章最小的儿子,小儿子一般更受父母的娇宠,读书也就不那么用功。
无奈命好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朝廷看在李鸿章的面子上,赏赐李经迈一个主事衔,此后又不断受恩,升至三品京堂候补,头品顶戴。
算起来,李经迈也是李鸿章三个儿子中头衔最高的。
李经迈读书不大用功,却也不是纨绔子弟,他对洋务比较感兴趣,跟着自己的洋人老师学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而且从小的时候就体现出了经商的天赋,这一点比他的大哥、二哥要强。李经迈也短暂从事过一些(Z-Z)活动,担任过外交官,几次出国考察。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L-X),晚清兴办的企业大多经他之手,尤其是上海的企业,几乎都有李家人的参与。有了这样的优势,为李经迈经商提供了良机。
大清灭亡后,李经迈移居上海,经营着各种生意,很快便成了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当时有“半条华山路是李家的”说法,意思是说李经迈在上海做生意,购置了很多的房地产。
除了做生意,收藏也是李经迈的一大爱好。李经迈去世后,他的儿子将一万八千册珍贵图书捐给了震旦大学图书馆。此外,李经迈还收藏了很多的书画、印章、古扇、碑帖。
据说,李经迈的收藏品被编为一部书,仅目录就多达四册,实物装了数十箱,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捐给了国家。以此也不难看出,李经迈的一生确实积累了不少财富。
李鸿章的三个儿子,长子从政,次子为学,三子经商,可谓各有所长。
不过他们在各自的领域的建树也不算太出众。不过李氏家族(李鸿章兄弟)的后代子孙中也确实出了不少人才。
以上www.lingla.com带来的李鸿章三个儿子最终过的怎样以及李鸿章儿子的结局如何的相关内容,供网友参考,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