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娱乐八卦 > 最新电影 >

入殓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入殓师电影给观众带来的启示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12:52:52 来源:领啦网
导读:入殓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为网友们解答入殓师电影给观众带来的启示和入殓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相关介绍,一起跟随「领啦网」小编看看吧! 提到“死”这个字,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通

入殓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为网友们解答入殓师电影给观众带来的启示和入殓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相关介绍,一起跟随「领啦网」小编看看吧!

入殓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到“死”这个字,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通常是灰暗,忧伤和恐怖的。在我们的印象中,“死亡”代表着终结,意味着这现实世界的美好一并破灭、消亡。

我们惧怕死亡,这样的惧怕不仅仅只是对自己生命逝去的“怕”,更是“怕”这在死亡身上所缠绕起来的可怖气息。

所以,老人们才常说:“别老说,死不死的,怪晦气。”而这“晦气”二字,更是体现了东方文化中对“死亡”的看法和偏见。

西方哲学中认为“未知死,焉知生”,他们眼中的死亡是“向死而生”。这在我们传统精神文化中是非常相悖的一个概念。

然而在2008年上映的电影《入殓师》中,却传达出了面对死亡的另一种意境。不同于古代的“哭丧”和“痛哭流涕”,影片《入殓师》中传达出来的对于死亡的哲学思考和送别意蕴,其实更值得我们深思。

也无怪乎,在2010年,(W)总理造访日本时提到《入殓师》这部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的电影,并称赞它说:“这部电影,虽然是讲生与死,但是它反映了伦理道德和东方文化不一样的背景。”

虽然我们无从知晓,(W)总理从电影中体悟到的伦理道德和东方文化背景是何意,但看完整部影片后,我也对“死亡”两个字有了重新的认识。

这部影片围绕一个叫作小林的中青年,从他在“入殓师”这一行业的“初探——排斥——接受——尊重”的情感转变,来传达在“死亡”这一晦气主题下的生存,爱意与温情。

入殓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用生存贯穿的“匠人精神”

莎士比亚曾经说,“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一个问题。”出生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并不费劲,但想要活得好,却可以花光所有力气。

在余华先生的《活着》里面,我们看着福贵身边一个个人想要活,却被生存的重担压弯脊梁。

“生”容易,“生存”却不易。

在电影《入殓师》当中,男主小林也是这样一个不得志,为了生存,疲于奔命的年轻人。因为乐队解散,失业的他只能带着妻子美香回到偏远的老家,残喘度日。

入殓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日, 小林在招聘广告上看到一则招人启示,优厚的待遇薪资,让小林忍着内心的害怕和排斥开始接触“入殓师”这个行业。

起初的小林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对于“入殓师”这个行业存在着本能的偏见。

所以他不敢把自己见不得光的工作告诉妻子,他忍受着从死人身上散发出来的污秽之气。只为了能够利用这份工作,将自己支离破碎的生活支撑起来。

然而, 随着小林和师傅佐佐木社长入殓经历的增加,他渐渐看到了在这份工作身上显现出来的使命感和尊严感。

每一次入殓仪式前,师傅总会细心准备一系列为死者梳妆打扮的工具,动作精准,姿态柔和,为那些离世了的人们,画上光彩的妆容,让他们能够平和地向世界告别。

作为一个不被尊重的职业,一个城市的边缘人,小林自是遭受着周围人不解的白眼和推斥。

但为了生存而接下的这份工作,却越来越让小林感悟到自己的价值。他尊重每一个死者,正如师傅在入殓仪式中传达出来的那样:

“那动作是那么冷静、准确,满怀柔情,又十分静谧,将死者的美貌变成永恒。”他将这份精神融汇到自己的工作中,慢慢学习技艺,慢慢升腾起一颗虔诚的心。

我想电影中所变现的小林对于“入殓师”的态度转变,也正是现如今。

我们所尊重和向往的“匠人精神”。许多人一生庸庸碌碌,找不到自己真正喜爱的事业;而有的人在自己的事业中,抱怨,践踏自我价值。

这样鲜明的对比,才足以道出,在生存面前,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生命感悟,所引出的不同生命结果。或许,同样是为了存活,热爱并且尊重它,才是保持“自我”常青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