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是什么意思解释 成语披荆斩棘的故事梗概
披荆斩棘是什么意思解释
如果想了解成语披荆斩棘的故事梗概和披荆斩棘是什么意思解释方面的介绍,接下来『领啦网』小编为网友介绍。
你也许知道披荆斩棘是用来形容创业的艰苦,但是你知道它的故事吗?
你可能知道披荆斩棘这个成语的意思,但是你知道这句成语有这什么样的故事吗?
披荆斩棘意思是指拨开荆,砍掉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也常用来形容创业的艰苦。
要说到“披荆斩棘”这句成语背后的故事,就不得不提东汉时期的名将冯异了。
冯异,字公孙,汉族,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东)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在“云台二十八将”中位列第七。
冯异作为汉武帝手下的得力大将,在汉武帝初期就跟随了汉武帝刘秀。汉武帝刘秀刚起兵是冯异献出父城归顺了刘秀,在其账下担任主簿。
刘秀初期的实力还比较弱,因此连年征战,条件非常艰苦,很多将士都离开了刘秀,但是冯异却异常坚定,毫不动摇。并且,冯异也立下了很多战功。
公元23年,王郎在邯郸起兵称帝。刘秀南下亲征,但是却连连失利。加上天气异常寒冷,军中的粮食也几乎没有了。
冯异想尽了办法找了些豆子给刘秀熬粥吃。部队前进到南宫,天降大雨,寸步难行,同样又是冯异设法搞到麦饭等食物,让大家填饱了肚子。
平定赤眉之乱。公元27年赤眉、延岑扰乱三辅,郡县豪门大姓各自拥有自家的军队,大司徒邓禹不能平定,于是派遣冯异替换邓禹讨伐他们。
冯异和赤眉相遇于华阴,相持六十多天,交战几十次,使赤眉将领刘始、王宣等五千多人投降。
征讨陇右,当时,刘秀派遣将领征讨陇地,但是却被隗嚣打败了,于是汉武帝刘秀就派遣冯异去讨伐。当时,隗嚣乘胜派他的部将王元、行巡率领二万多人下陇地,乘机分派行巡攻取栒邑。
冯异立即急行军,想抢先占据栒邑。将领们都说:“敌兵士气旺盛并且是乘胜而来,不能和他们争锋。应当屯兵于有利地形,慢慢想计策。”冯异说:“敌兵压境,习惯于争夺小利,就想乘势深入。
如果他们夺得了栒邑,就会使三辅动摇,这是我担心的。兵法说‘进攻不足,固守有余’。
现在先占据城邑,以逸待劳,不是和他争锋。”于是率兵悄悄进城关闭城门,偃旗息鼓,行巡不知情,直奔栒邑。
冯异乘他不备,突然敲着鼓打出旗出战。行巡部队惊乱奔逃,冯异追击几十里,打败行巡。这时北地豪强头领,都背叛隗嚣来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