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钏与薛平贵的故事 为什么说薛平贵负了王宝钏(3)
王宝钏与薛平贵的故事
后来,富家子出于孝道,以重金悬赏薛仁贵夫妻团圆的剧本。而当时有文人为了不违反历史,又想迎合老太太的心态,于是就杜撰出了一位“薛平贵”,不仅将剧情改成大团圆的结局,还将剧名改成了《王宝钏》。
而老太太在看完《王宝钏》后顿时大喜,其病也不药而愈。
也就是说,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是由不知名的文人以薛仁贵的事迹为蓝本,改编出来的。
所以,既然故事或者戏曲本身在情节上就不具有真实性和严谨的合理性,那么,王宝钏只当了18天皇后就香消玉殒,既可以说是因为受18年寒窑之苦,让她体弱多病,乃至无福消受。
也可以说王宝钏是因为容颜已老,不仅于权势地位乃至相貌都无法和代战公主争锋,还因为她是原配不能做小,出于某种的需要或者说薛平贵的默许,王宝钏只当了18天皇后就身故。
至于说王宝钏嫁给薛平贵值得吗?要知道薛平贵后来可是封她为皇后,而王宝钏尽管只当了18天皇后就身故了。
说实话,我认为是不值得的。
因为不说别的,通过故事情节来看,王宝钏的父母是希望她能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她父母的行为放在当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王宝钏不仅不按自己父母的想法来,在与父亲起争执后,更是与父亲断绝关系,这是否显得王宝钏不仅自私而且还不孝?
而王宝钏私下里与薛平贵产生感情,放在现代叫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没什么好指责的。但是在古代,她的这种行为确实与当时的礼法不合。
当王宝钏嫁给薛平贵后,夫妻俩要靠王母暗中接济才能勉强维持生活。由此可见,薛平贵当时是没能力养家的,而王宝钏不仅没能预见这一点,且无力改变现状,这就显得王宝钏决心嫁给薛平贵的行为,显得不太理智。
而薛平贵的种种行为,让不少人认为他不仅薄情寡义,辜负了妻子的忠诚,更是一个不适合当丈夫的人。就连张爱玲都在她的散文中都直言薛平贵是一个对女人不甚体谅的人,用她的话来说:
“薛平贵致力于他的事业十八年,泰然地将他的夫人搁在寒窑里像冰箱里的一尾鱼,有这门=么一天,他突然不放心起来,星夜赶回家去。
她的一生的最美好的年光已经被贫穷与一个社会叛徒的寂寞给作践了,然而她以为团圆的快乐足够抵偿了以前的一切。
他不给她设身处地想一想——他封了她做皇后,在代战公主的(L-T)里做皇后!在一个年轻的,当权的妾的手里讨生活!难怪她封了皇后之后十八天就死了——她没这福分。”
所以以上种种原因,让这个本该是以喜剧收尾的故事,变成了以悲剧收场。更是让苦守寒窑18年的王宝钏,在被丈夫薛平贵封为皇后之后,只18天就香消玉殒。
以上就是为什么说薛平贵负了王宝钏、王宝钏与薛平贵的故事的具体介绍,希望给网友们带来一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