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 第一眼喜欢的人 遇见心动的人反应(3)
墨菲定律 第一眼喜欢的人
墨菲定律:蝴蝶效应
著名的“蝴蝶效应”说的是: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边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几下翅膀,就有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变化。
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蝴蝶效应”听起来有点荒诞,但说明了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奇妙的现象,然后,他在1972年正式提出“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的概念。
“蝴蝶效应”起初比喻的是长时期、大范围的天气预报会因为一个微小因素而造成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而现在广义上的“蝴蝶效应”是指一个复杂系统中,在一定条件下,细微的变动或者偏差,可能都会导致未来巨大的差异,这种变化常常是非常难以预测的。
西方有首流传至今的民谣: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这首民谣极其形象地说明了看似极微小的事情,最后导致整件事情分崩离析。
就像我们下棋,做生意一样,往往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人生如棋
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做的每个选择,都有可能产生“蝴蝶效应”,影响你后来的的生活。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顺利,总是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每个选择就代表了一种结果,也许一个选择就会改变我们的一生。
既然有选择就会有遗憾和后悔,因此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全面地考虑事情,要注意细节上的变化,因为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全局结果的改变。
要有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认识,要相信,经过慎重选择的你,一定会享受自己用心选择的生活。
“投射效应”: 你的心里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墨菲定律: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在文人眼里是一种浪漫,文学大师王国维曾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但是在心理学家眼里,“投射效应”却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认知障碍。
“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有:相同投射,愿望投射和情感投射。
相同投射:指的是人们和陌生人交往时,由于相互不熟悉,偏向于自我带入,认为对方的感受和自己相同。
愿望投射:是指人们把自身愿望投射到他人身上,例如,“我喜欢的人好像也喜欢我”,就是一种典型的由愿望投射产生的误解。
而“情人眼里出西施,”则是典型的情感投射:你把赞赏的情感投射到喜欢的人身上,会越看对方越顺眼。
反之,你带着厌烦的态度看讨厌的人,会觉得对方可恶至极。
“投射效应”这一理论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最早提出的,是指人们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的心理倾向。简言之,就是“以己度人”。
《庄子·秋水》中记载过这样一个典故:惠子在梁国为相,庄子来探望他,惠子唯恐庄子此来是为了取代他。
庄子说南方有凤凰,只在梧桐树上栖息,饮甘泉,以竹子为食。
然后有一天,猫头鹰得到了一只腐烂的老鼠,正好看到凤凰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担心凤凰抢走老鼠,便发出警告的叫声。
惠子以权位至上,以为世人都贪恋权势,以为庄子跟他自己一样热衷于争权夺利。殊不知,在庄子的眼里,功名利禄就好比凤凰眼里的腐鼠一般。
“投射效应”让人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容易忽略对方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认识到差异才能正确对待人和事,要知道,你的“习以为常”可能是别人的 “闻所未闻”。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墨菲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