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该怎么办 没有梦想很迷茫怎么办(2)
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该怎么办
2、学会成长型思维:培养兴趣而不是找到兴趣
生活中,我们常说如何找到兴趣,但少有人会说培养兴趣。我们会认为一定有某个东西是自己的兴趣,只是还没找到而已。职业规划,要找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交叉区;恋爱结婚,要找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异性。
但你会发现寻找的过程是痛苦的,很难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处于空心病状态的人,更难以接受这种寻找兴趣的痛苦过程,结果就直接放弃了,最后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
我们应该明白,兴趣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找到的。
《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认为兴趣是找到的,大都是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自己的兴趣是天生的,就那么几个。一旦面对问题稍有不顺时,就觉得这不是自己的兴趣。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觉得我们在兴趣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成长。遇到挫折时,并不会怀疑这是不是自己的兴趣,而是尝试解决问题。
我在刚开始学习尤克里里时就认识了一些固定型思维的同学,我们一起在群里打卡练习,但很多人一两个月后就退出了。
原因就在于,他们在练习一些比较难的节奏型或和弦时,一旦攻克不下来,就开始怀疑尤克里里是不是自己的兴趣,紧接着就去找其他的“兴趣”了。
正因为我们不停地寻找兴趣,结果屡屡受挫,最后连找兴趣的热情也丢了。
所以我们应该用成长型思维来培养自己的兴趣,而非不停地寻找兴趣。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做:
第一,明确刺激事件。我们需要明确哪些事件容易激发自己的固定型思维,并以一个旁人的角度去观察它,但不评价它。
比如当我们面对某个困难时,耳边可能会想起:放弃吧,还是做些简单的事,何必受这个苦。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明白这是固定型思维出现了,然后用心观察它会如何影响自己。
第二,接受固定型思维但也教育它。感受到自己的固定型思维后,我们还得让自己接受他。然后告诉它:虽然你的出现是为了保护我,但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不如接受挑战,受挫折后也可以继续前行。
第三,每天制定目标养成习惯。最后,我们还得为自己制定一个成长型的目标,每天早起后提醒自己,两种思维的自己有什么不同,然后思考今天的成长型思维计划是什么。
当我们下次再遇到问题或挫折时,就可以使用这种成长型思维,改变自己提前退出的想法,让自己一步一步的培养兴趣,逐步找到目标和方向。
3、改变评价方式:从外部动机转为内部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曾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我们做某件事的动机分为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所谓内部动机,是指一个人专注自己所从事的活动状态,自主探索,愉悦感和满足感都来源于事物本身。而外部动机,则特别关心他人的评价以及行为之后可获得的奖赏,做事的原因常常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金钱和权力等外部因素。
所以持有外部动机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苦恼:自己昨天说的那句话他到底会怎么想啊?领导对我的评价怎么样啊?这个项目完成得这么好,会加奖金吗?
可以看得出来,这些评价都是需要他人评价,标准也是他人制定的。然而一旦评价结果与自己预期有差距,就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但内部动机的人就不一样,他们享受的是做事的过程,看待结果也有自己的标准进行评价。所以无论别人如何评价,都不会影响自己做或是不做的决定,更遵从的是自己的内在感受。
可口可乐公司曾做过一个关于改变口味的市场调查,调查显示只有10%-12%的人不接受,也就是说一大半的顾客认为可以适应新口味,然而等可口可乐公司改变口味之后,销量却大滑。
虽然这是一个商业案例,但同样也说明一个道理:一味的关注外在评价,会失去自我。
所以我们需要减少外部评价,多关注自身能力和工作本身。做决定前,问问自己的内心感受是什么?之所以做某件事,是自己想做,还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或外部奖励?
比如用阅读举例。如果我们阅读是为了让自己在他人面前看起来博学,又或是为了提升能力升职加薪,这都属于外部评价方式。
真正的内部评价是享受阅读的过程,喜欢沉浸在作者思维的那种氛围。大多数人之所以无法坚持阅读,就是因为一开始自己的动机有偏误,阅读一段时间后发现并没有显得博学,也没有升职加薪,就不干了。
对于空心病状态的人来说,能逐步改变自己的行为动机,凡事因内部驱动而行动,便可以找到做事的快感,不至于因为他人的评价而影响自己的行动。
03
总结一下
我们每个人都有迷茫的时候,有的人可以很快的调整自己,重新上路。但也有人却逐渐让自己陷入了空心状态,越迷茫越不行动,越不行动就越迷茫,进而有种陷入绝境的感觉。
当我们找不到目标和方向,当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迷茫的时候,希望这3个小建议可以对你有所启发:
1、善用积极框架:“怎么说”远比“说什么”更重要
2、学会成长型思维:培养兴趣而不是找到兴趣
3、改变评价方式:从外部动机转为内部动机
以上带来的没有梦想很迷茫怎么办及其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该怎么办的生活小经验,希望能为您在生活中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