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情感语录 > 情感百科 >

孩子不合群是不是自闭症 孩子在外面不爱说话真正原因

作者:李莹莹 更新:2024-03-12 14:15:48 来源:领啦网
导读:孩子不合群是不是自闭症,今天介绍孩子不合群是不是自闭症的介绍,接下来分享详细内容。 三岁的敏敏一过完春节就被送进了幼儿园,跟大多数家长不同,在孩子去了两个月后,敏敏妈妈仍然非

孩子不合群是不是自闭症

今天介绍孩子不合群是不是自闭症的介绍,接下来分享详细内容。

三岁的敏敏一过完春节就被送进了幼儿园,跟大多数家长不同,在孩子去了两个月后,敏敏妈妈仍然非常焦虑。

虽然将孩子送去了幼儿园,但是敏敏一直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玩,每次去接孩子,总是看见孩子一个人坐在那里默默的摆弄着玩具,而其他的孩子则三五成群地在一起嬉笑玩闹。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敏敏妈妈觉得很焦虑,尤其是在有些家长跟她说“你们家敏敏有点内向啊”的时候,更是觉得面子上挂不住。

不过,老师倒是很淡定,每次总是安慰敏敏妈妈说“不着急,孩子可能比较内向,还没有太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过一段时间会变好的”。

虽然老师的话让人听了会有些许安慰,但敏敏妈妈却时常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得了“自闭症”。

孩子不合群是不是自闭症

当下的社会环境下,这样一种观念的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反思

当孩子出现某种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的时候,人们不再有耐心去思考孩子的个性差异或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而是习惯于直接将孩子的行为定性为某些疾病。

比如,有些孩子活泼好动、时刻都停不下来,就给孩子戴上多动症的帽子。有的孩子两岁多了,迟迟不愿意开口说话,就认为孩子得了语迟症。

孩子的动作不协调、平衡感差,就是感觉统合失调症......,诸如此类的各种疾病。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仔细的想一想,在我们小时候,有以上这些疾病的名词吗?孩子多动或不说话对我们的父辈来说,完全不是问题更不是疾病。

在父辈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每个孩子都是普通孩子中的一员,他们只需要“静待花开”。

现代父母的焦虑可以理解,但过早地不分青红皂白地下结论孩子得了某种病症是家长必须要走出的误区。

如果,过早的对孩子的行为、性情下定论,很可能影响到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孩子的成长环境,家长的过度保护,周围群体的异样眼光,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因此,给孩子打标签的行为,一定要慎重。

孩子不合群是不是自闭症

那么,孩子“不合群”、“不愿意跟小朋友互动”、“不爱说话”的表象下面,有哪些背后的的原因呢?

一、孩子对陌生环境的适应比较慢,性格内向

有些孩子天性内向、谨慎,说话少,对于团队的活动和互动保持观望的态度,不会主动参与进去,尤其是幼儿园不同于家里,环境陌生,没有熟悉的人,孩子更不容易放开。

此外在家里有爸爸妈妈围着自己转,跟自己互动,在幼儿园,老师需要照顾很多孩子,不可能抽出太多的时间陪着一个孩子或者带着这个孩子互动、游戏。

这种时候,如果孩子不吵不闹不添乱,老师可能就把孩子晾在一边了。

二、替孩子做太多的事,孩子的独立性缺乏

每天早上,五岁的小迪都要坐在床上,无助地等着妈妈帮她穿衣服。纽扣让她头疼,她也分不清衣服的前后,更别说绑鞋带了。

每天早上,妈妈都不停地催促小迪,“快点快点,赶不上校车了”,但最后总是帮忙给孩子穿好。

这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足,上厕所不能自理,吃饭需要喂,在幼儿园中不管是玩游戏、做手工、玩积木、做运动,做的都不如同龄的孩子那么好,独立性较差。

三、家长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了勇气

曾经在朋友家里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三岁的豆豆想帮妈妈摆晚餐餐桌,他拿起一个玻璃樽想给大家倒酸奶。

孩子的妈妈立马抢过来,和蔼地说:“宝贝,别动这个,你还不够大,我来倒酸奶,你可以摆餐巾纸。豆豆非常沮丧地走开,餐巾纸也不愿意帮忙拿了。

对于孩子尝试挑战的勇气,有些家长会因为各种原因进行阻止,这样的做法,会严重的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导致孩子自我怀疑,失去勇气,不愿意挑战。

四、语言能力发育稍晚,表达能力不足

有的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比较缓慢,开口晚,说话少,词汇量不够,语言表达存在反应慢、沟通不顺畅的问题。

在幼儿园的小环境中,孩子们在一起往往是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个不停,如果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跟不上互动的节奏,也容易被其他孩子冷落。

孩子不合群是不是自闭症

“不合群”的潜在风险会导致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足

社交能力,也叫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用来驾驭生活、融入社会圈子、成就自我的重要能力。

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受到冷落,缺乏关爱、交流、互动和稳定的友情的话,那么这个孩子的社交能力就很难获得长足的发展。

社交能力的不足,容易给孩子的发展埋下各种隐患,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不得不面对更残酷的挑战。

一、自信心不足

小林是我曾经招聘过的一个应届毕业生,在面试的过程中,她表现出了足够扎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却一直会问我对她面试表现的态度,体现出了明显的不自信。

在后来将她招聘到我团队,一起共事的过程中我才慢慢了解到,小林小时候是一个典型的“不合群”的孩子,被打上这种标签后,自我认知发生了变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内向的人。

在后来的求学生涯中,一直不愿意跟别人结交朋友,也没有谈过恋爱,总是认为自己不够优秀。

二、语言表达能力欠佳

社交活动的过程,就是一个表达自我观点、跟他们互动的过程,一旦这种活动参与过少,缺少足够的训练机会,那么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我有一个表叔家的堂弟,当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因为求职找工作,在我家住过一段时间,在跟他聊的过程中,能够感觉到他是有才华和想法的,但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说话坑坑巴巴。

有时候甚至将脸都给憋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表弟从小就是一个不爱多说话的人,宁可抱着一本书,也不愿意跟同学、朋友一起出去玩的性格。

三、容易封闭自我、自暴自弃

社交能力不足的人,因为缺乏自信心、沟通表达能力欠缺,往往会认为自己难以容易群体,进而不愿意去做尝试,逐渐变得自我封闭。

经常看到一些新闻,不少孩子、成年人,宁可整体自己关在家里打游戏或者什么事情都不做,也不愿意出门去运动。

菲律宾大学临床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要比没有进过大学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可见,社交能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有这么一个说法,“一个人的成功,三分靠天分,七分靠人脉社交”,在当下这个社会环境下,这样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