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兽充电宝怎么收费 为什么共享充电宝一直涨价
怪兽充电宝怎么收费
跟大家聊一聊为什么共享充电宝一直涨价和怪兽充电宝怎么收费方面的经验,很不错的经验小知识,建议收藏哦!
共享充电宝一直涨价,怪兽充电怎么还是不赚钱?
最近这段时间,又到了美股上市公司集中发布财报的日子。日前,“共享充电第一股”怪兽充电也公布了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
其中显示,怪兽充电该季度营收为8.15亿元(R-M-B)、环比增长18%。
同时实现了环比净利润亏损收窄,净亏损由2022年第二季度的1.845亿元环比收窄48%、至9580万元。
截至2022年9月30日,怪兽充电在全国共有95.6万个POI,单季新增用户1470万,累计注册用户量已达3.252亿,在线共享充电宝数量为640万。
(D-L)点位占比达47.4%。用怪兽充电CEO蔡光渊的话来说,“目前我们的网络覆盖仍在不断扩大,效率不断提升。
更好地适应了变化的环境,未来我们将更好地迎接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复苏和增长。”
尽管怪兽充电在第三季度实现了亏损收窄,但如果将时间尺度拉长就会发现,这家公司已连续亏损五个季度。
从去年第三季度算起,一年时间里怪兽充电的累计亏损已达4.29亿元。
要知道在这一年里,共享充电宝经历了数次涨价,怪兽充电的收费标准也来到了2元/半小时、28元/天的水平。
那么为何价格一涨再涨,怪兽充电还是无法盈利呢?
事实上,怪兽充电等共享充电宝企业是需要商家来提供具体的消费场景,而对于商家来说,尽管共享充电宝确实是个高利润项目,但架不住营收绝对值太低。
众所周知,共享充电宝这类“救急”需求必然与高频无缘,通常商家一个月能从共享充电宝上挣到的收入也不过数百元。
显然无法依靠这个来挣钱,只能是作为服务的补充。
在这样的情况下,共享充电宝企业除了要给商家交“进场费”、还需要给商家分成。
对于全国性的共享充电宝企业而言,如果每一个大中型城市都是亲自去“攻克”,也意味着要组建极其庞大的地推体系。
而共享单车的前车之鉴其实就已经证明了这几乎是死路一条。
所以目前共享充电宝企业大多采用的是(D-L)商模式,由品牌方先找好各地区的(D-L)商,然后再由(D-L)商去铺设网点。
在(D-L)模式下,共享充电宝企业就实现了“轻资产化”,主要是为(D-L)商提供技术服务。
如果将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商业模型抽丝剥茧就会发现,他们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笼络有商家资源的(D-L)商,演变到最后就是在争夺优质商家资源。
据悉在直营模式下,怪兽充电与商家直接签订合约后会先付一笔入场费,后续再支付50%-70%的收入作为佣金。
而在(D-L)模式下支付的佣金比例更高、会在75%-90%之间,所以反应在财报上就是营收费用的水涨船高。
事实上,怪兽充电的营销费用已经从2019年的67.4%上涨到了2021年的82.3%。截止2022年第三季度,其营销费用率更是达到了96.3%。
换而言之,营收几乎完全被怪兽充电用作营销费用的支出,显然这是极为不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