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生活常识 >

古代官员丁忧是什么意思 古代官员丁忧制度的看法

作者:大东 更新:2024-03-12 04:02:33 来源:领啦网
导读:古代官员丁忧是什么意思,跟大家说一说古代官员丁忧制度的看法和古代官员丁忧是什么意思的相关话题,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封建时代官员“丁忧”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政敌利用。 丁忧

古代官员丁忧是什么意思

跟大家说一说古代官员丁忧制度的看法和古代官员丁忧是什么意思的相关话题,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封建时代官员“丁忧”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政敌利用。

丁忧制度为中国封建时代所独有,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道德礼仪制度。

丁忧制度是随着封建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丁忧制度也日臻完善,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贯穿整个封建时代的丁忧制度发生了哪些事情 。

何谓丁忧,“丁忧”的丁,解释为“当”,也就是遭遇的意思,所以字面上讲,丁忧就是遭遇忧伤。

实际上,这个词不会泛指忧愁伤心,丁忧是指父母去世,官员就要回家奔丧并守孝三年。

古代官员丁忧是什么意思

父母去世,自古以来就是个人伤心事,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尤其严重。封建时代讲究“以孝制天下”。这是儒家思想 核心部分,也很能说明儒家眼里丧事的地位

在儒家经典里,丧礼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家的主张不会被普遍遵守,秦始皇朝焚书坑儒,更不会有这些GP倒灶的破事。

但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要求官员们都守三年之丧,爸妈去世就应该离职,也就是后世所谓“丁忧”。

但实际上,汉代官员的父母去世,官僚正式的丧假大概只有几十天。要不要守三年之丧,整个两汉都没有形成制度。

古代官员丁忧是什么意思

但汉朝官员的选拔有一项要求“举孝廉”,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人的资历和条件就是通晓经书和孝顺父母的的儒生。所以就有官员坚持这么做,这样就会往往得到美名

汉成帝时候,宰相的弟弟薛修辞去官职守孝。坚持守孝三年。三年后,得做高官,汉哀帝时有个诸侯王,为母亲服丧三年,汉哀帝特别表彰他是“宗室仪表”,并加封了一万户给他。

但这不是普遍现象。也就是说,朝廷不鼓励,不提倡,不介意。两汉在制度上没有要求官员必须守完三年之丧,但最大的问题是,官员守丧三年以后,原来的职务是不保留的,你必须清零从头开始前,请你无论之前你是宰相还是知县。

古代官员丁忧是什么意思

应该说,服丧三年对于资历与的提高具有巨大感召力,比如三国里的袁绍,他20岁时出任濮阳县长,因母亲病故服丧三年。

接着又想起父亲去世时自己年纪还小,三年之丧还欠着,要赶紧补。这六年的服丧时期,给他积累了巨大的声望,对他日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两汉和三国时期,对这忠孝很看重,有事着巨大的感召力,但也有不以为然的,比如孙权当皇帝后,下过一道诏书说:太平盛世理应守三年之丧,但现在不是盛世啊,所以既然当了官,爸妈去世就别回家了,腰里系根麻绳接着处理公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