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荣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水浒传小李广花荣人物形象介绍
花荣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全面的为大家介绍水浒传小李广花荣人物形象介绍和花荣的性格特点是什么的话题,接下来领啦网小编就来介绍。
秦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投奔了清风山,拜在了宋江脚下。作为内心惭愧的弥补,宋江做媒将花荣的妹子嫁给了秦明,而花荣竟是一句话都没说,痛快地答应了。
要知道,秦明落草,完全是被宋江等人设计陷害,不得已而为之。
而花荣,却是整部《水浒传》中第一个主动背叛朝廷的军官,在他明知宋江是通缉犯的前提下,仍然对其交好,甚至不惜和清风寨知寨撕破脸皮。
按理说,朝廷对花荣不错,年纪轻轻就让他掌管大权,他为什么还要反朝廷呢?
在《水浒传》中,花荣一出场的形象,就是个年少军官的模样:
“只见寨里走出那个年少的军官来,拖住宋江便拜。”
按照书中的说法,他是没有父母的,只有一个女生,而且这个女生在花荣反了朝政之前尚未出嫁,推断年龄应该在十七八岁的样子。
在过去,若是父母俱在,那么作为尚未出嫁的女儿的话,应该是跟着父母住在一起。
而花荣的女生却跟着大哥住在清风寨,而且在婚姻大事上也是由花荣做主,由此可见,他们父母确实已经去世了。
在花荣头一次出场的时候,有一首介绍他本人的诗,其中一句提到:
“人称小李广,将种是花荣。”
“小李广”是形容他武艺高强,尤其是箭法超群,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水浒传》中,他的箭法几乎是天花板的存在了。
而“将种”则是介绍了他的身份,属于将门之后,关于这个问题,在后来秦明前来劝降花荣时,也曾提到:
“花荣,你祖代是将门之子,朝廷命官,教你做个知寨,掌握一境地方,食禄于国,有何亏你处?”
按照秦明的说法,朝廷给了花荣一个清风寨武知寨的职务,是没有亏待他的!
可是,花荣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朝廷让自己当个副知寨,完全是屈才:
“小弟是个武官副知寨,每每被这厮怄气,恨不得杀了这滥污贼禽兽。”
身为将门之后,面对一个小小的清风寨知寨刘高,花荣为什么却无能为力呢?
要知道,后来秦明得知刘高冤枉了花荣后,他可是拍着胸脯保证,只要自己回去跟慕容知府讲清楚了事情原由,必然能让刘高吃不了兜着走:
“若听一面之词,误了多少缘故!容秦明回州去对慕容知府说知此事。”
事实上,在花荣被黄信设计骗过去赴宴,随后被抓后,面对指控,说他跟清风山的贼寇有关联,宋江就是证据。这种事本来已经是板上钉钉子了,但花荣并不怕,还叫嚣着去上司那里打官司:
“不妨,不妨,这是我的亲眷。他自是郓城县人,你要强扭他做贼,到上司自有分辩处。”
这句话对黄信还是有震慑作用的,若花荣在朝廷没有什么背景,黄信不会这样反应,花荣也不会这样有底气:
“都监赚我来,虽然捉了我,便到朝廷,和他还有分辩。”
作为花荣的顶头上司,黄信自然也清楚花荣的实力,所以,也并未为难他。同样,获得情报说花荣勾结清风山贼寇造反一事,对慕容知府来讲也是不可思议的,他根本就无法理解:
“花荣是个功臣之子,如何结连清风山强贼?”
这一下子我们就把花荣的背景理顺了,他是将门之后,又是功臣之子,且父母双亡。
那么极大的可能就是父亲在战场上立了功,或者战死了,或者其他原因去世了,花荣也因此受到恩荫,小小年纪就当上了清风寨知寨(以前是正的)。
既然是受到了朝廷的恩荫,花荣应该报效朝廷才对,为什么会对通缉犯宋江礼遇有加呢?
在《水浒传》中,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宋江究竟干了些啥,为什么花荣对他忠心耿耿?并在后来的人生路上一直追随他,甚至在宋江死后,他竟然抛妻弃子,自(S)殉葬?
在花荣见到宋江来投奔时,先说了这么一句话:
“自从别了兄长之后,屈指又早五六年矣,常常念想。”
本来花荣年龄就不大,又讲别了五六年,难道他十几岁的时候就认识宋江了?
在各个版本的《水浒》著作中,确实都没解释这个问题,但在评话中,却有说明。
在那里是这样解释的,当初花荣的父亲,确实级别不低,并做到了统制,并立过功。
但很不幸,英年早逝,且家里并没有留下多少财产,好在他在朝中还有很多好友,他们家也一直靠其他人的施舍生活。
这也是,为什么花荣不怕刘高,敢跟他去朝廷打官司的原因,因为他在朝中也并非白板一块,其父亲还是给自己留下了一些人脉。
后来花荣长大了一些,想起了父亲以前的嘱托,说有个人曾经借了自己很多钱,让他去郓城县讨要。
于是花荣就真去了,可惜等到了郓城县一打听,那个父亲的朋友早已不在这里了。
此时花荣的盘缠已经花光,又急又气之下,自己又病倒了,眼看就要病死了,是“及时雨”宋江出现,救了他性命。
所以,宋江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这才是他死心塌地追随宋江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