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在哪地区 抚仙湖的地理位置及形成特色介绍
抚仙湖在哪地区
为大家介绍抚仙湖的地理位置及形成特色介绍和抚仙湖在哪地区的生活小知识,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三百万年前形成的抚仙湖,蓄水量185亿,二十年前发现一神秘古国!
湖东南诸山,岩壑磷响,悬窦玲就,中有石、肖二仙,比肩搭手而立,扁舟遥望,若隐若现。
相传石、肖二仙慕“湖山清胜”,忘了回返天廷,变为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站立在湖的东南方。
在湖上驾舟遥望,还隐约可见。有此仙人遗迹,故名抚仙湖。来源澄江《府志》
抚仙湖,中国第二大深水湖,湖面积两百一十二平方公里,流域面积一千零八十四平方公里,蓄水量一百八十五亿立方米,于三百二十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
1992年,位于云南澄江的抚仙湖被发现湖底有古建筑遗迹。2001年科考后发现这些是古滇国的城市遗址,由此揭开了一个神秘古国的面纱。
古滇国位于滇池周围,这里是云贵高原上比较难得的一块大型平原,水土适宜,因此很早就产生了古文明。据推测,至少在公元前7世纪当地便已形成一定规模、类似国家的群体。
史学界对古滇人的民族成分尚未形成定论,羌人、濮人、越人等各种说法都有,也有人认为古滇人是独立的,跟其他民族都没关系。
比较统一的看法是,古滇人应该是傣族及泰国主体民族泰族的祖先。云南省的简称“滇”,也正是由古滇国而来的。
春秋时期的楚国很早就知道古滇国的存在,但因为路途遥远,只有很少的贸易联系。公元前3世纪初,秦国越来越强大,从楚国夺取了大片土地。
为了弥补国土与人口的损失,楚王派大将庄硚攻取滇国,建立抗秦的后方基地。公元前278年,庄硚率领楚军精锐南下,仗着先进的青铜兵器和中原战术,很快打败滇国,完成了楚王交待的任务。
可令人尴尬的是,庄硚为伐滇带走了楚军主力,却让秦国钻了空子,夺取滇国和楚国之间的通道,断绝了庄硚返楚的希望。楚国不但没有通过伐滇增强国力,反而进一步丧失了兵力和国力。
庄硚见横竖都回不去了,索性在古滇国的故土上自立为滇王。秦国此后一直忙于统一六国,没工夫管滇国,倒使这里成为中原之外的一片乐土。
庄硚及子孙把先进文化和技术带到滇国,使这里越来越像中原。鼎盛时期的滇国方圆四百多里,是云南地区最大的国家。农业上以种植水稻为主,拥有发达的青铜器冶炼技术。
六国一统、楚汉争霸,这些中原战乱没有波及到滇国,百姓们安居乐业。即使是刘邦建立汉朝后,滇国很快向其称臣,实际上仍保持着独立状态。
汉武帝是一代雄主,后人只知道他北击匈奴、经营西域,却不知南方半壁江山也是由他真正完成统一的。当时的南方同时存在着夜郎、南越、闽越、滇国等多个政权,只是表面上与汉朝保持宗藩关系。
尤其是南越王国,是秦朝遗臣赵佗所建,对内自称皇帝,并没有把汉朝视为正朔。汉武帝通过与匈奴的长期(Z-Z),锻炼出一支非常精锐的军队,在南方诸国面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比起南越国来,滇国还是比较顺从的。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兵抵达滇国边境,滇王自知无力对抗,便举国投降。汉武帝在此设立益州郡,并赐给“滇王之印”,让滇王继续掌管滇民。
从此,史书上再也没有滇国的记载。按照汉武帝的风格,滇王虽然被保留下来,恐怕不会再有多少实权,最多保留一些基本的护卫,朝廷每年给他足够的食邑,管理地方的权力都转交到益州郡。
现在的考古发现,滇人可能以贝壳为货币,纺织业、矿业、手工业都有相当的技术水准和规模。尤其是在古滇国的一些画像上,发现了绳圈式马镫,可以说创下了一个历史纪录。
全世界最早的铜马镫出现在晋朝,有了马镫后,骑兵才具备冲击能力,开始主宰战场。
有学者认为,在晋朝之前应该已经出现非金属材料的马镫,毕竟这个物品本身很简单,木材和绳圈完全能满足使用需要。只是因为无法像铜马镫一样保存下来,所以不为人知。
滇国马镫地发现,有力地证明了这个观点。可惜的是,滇国虽然一直是马产地,但滇马的体型矮小,只能用于拉车和载货,否则滇国没准能训练出一支强大的骑兵来。
抚仙湖底下的古滇国遗址面积比庞贝古城大了一倍,各种功能的建筑也很齐全,可见古滇国已经有相当高的文明水平。有传说认为,这座遗址是河阳县城,不知为何原因沉入了湖底。
据说,潜水考古时发现遗址里有大量的尸体,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座城市就不是慢慢被水淹没的,可能是因为地震、湖水决堤等自然灾害而突然沉没的。
另外,还有人说在湖里看见过超大的鱼类,不知道是不是什么罕见的,或古代遗存下来的品种。总之,关于抚仙湖遗址的传说很多,也许只有等到考古发掘全部完成时,我们才能了解到真相。
以上就是抚仙湖的地理位置及形成特色介绍以及抚仙湖在哪地区的全文内容,希望对网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