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中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什么意思(3)
科举考试中院试
不知道这个马桶是否要考生自备(网络图片)
为了杜绝作弊,科举考场实行最严的入场制度——由监门官对考生进行搜身。
这种搜身比机场过安检要严格得多,因为机场安检时用探测仪全身上下扫一遍就OK了,而古**场要全身搜摸一通,鞋子也要脱下来,看看鞋底是不是夹带作弊物品。
北方的大金国觉得即使搜身考生也会有空子可钻,干脆进行更彻底的裸检。
考生要主动把衣服解开,裸露身体,让士兵检查;还要把束紧的长发放下来,看头发结内是不是藏有“蝇书”一类的作弊资料,连鼻孔、耳朵也要扒开看一看。
古代有人作弊时把范文抄在袜子上(网络图片)
后来有大臣提出,在众目之下,如同检查盗贼一样对待识文断字的考生太不文明。
所以完颜雍(金世宗)在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接受了臣僚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让考生“沐浴更衣”,也就是让考生脱光自己的衣服去洗澡,洗后在考官的监督下,换上官方统一准备的衣服,然后再进入考场。
除此之外,科举考试也有准考证,俗称“浮票”。浮票上记载了考生姓名、考场座次、弥封编号以及考生的身材、样貌、胎痣,是否有胡须等特征。
与我们的准考证放在课桌上不同,浮票是黏附在考卷上的。考生交卷时,必须将卷上的浮票揭下并保存,既可备作发案时对比之用,也可作为中榜后领取奖励的凭证。
浮票(网络图片)
当然啦,用文字描述的考生相貌肯定不准确,因此科考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专门替人考试的“枪手”。
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替(K)者,是唐朝时期的温庭筠,他才华出众,经常替别人考试,自己虽未取得任何功名,但在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会试中,居然帮助了八个考生完成试卷,令人咂舌。
试卷弥封之后,考官没有办法看到考生的姓名、籍贯等等,但他们还是可以通过考生的字迹或者是约定好的暗记来给考生打人情分。
为了防止这样的现象,宋真宗景德四年规定,殿试结束后,要在弥封好的试卷上印上随机编排好的考号,由专门的人员重新誊抄一份,然后再交给批卷官打分。
弥封加誊录的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在阅卷过程中考官给考生打出人情分的弊端,让出身寒门的读书人和官宦子弟能够有机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由于科举制度坚持“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任用”的原则,在一千多年里,大量出身寒门的才俊之士得以获得晋身仕途、一展才华的机会。
中国古代许多(Z-Z)家、思想家和学问家大都是经过科举道路而崭露头角的。
中国的科举制度还吸引了诸多远邦近邻的读书人。
唐代以后,不断有外国人长途跋涉,来到中国留学,有的还参加了科举考试,且不断有外国人登上中华科举金榜。
获得进士头衔后,他们有的荣归故里,有的留下做官,并长期生活在中国。
来中国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大多来自日本、高丽、越南等国
中国的科举制度从唐宋以后东渐西传,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都曾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
16世纪之后,中国的科举制度由来华的传教士传入西方,法、美、英等国家选拔官员也因此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启示。
嘉定孔庙中的中国科举博物馆以“科举制度沿革”“科举与儒学”“科举与社会文明”“科举考试程序”“科举与教育”五个板块,全方位展示了科举制度的变迁,对我们了解中国的科举制度很有帮助,值得一看。
以上分享的会试、乡试、科举考试中院试的具体内容,未经www.lingla.com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