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是什么意思 民间传统艺术泥塑相关资料介绍
泥塑是什么意思
今天带来的生活小经验民间传统艺术泥塑相关资料介绍和泥塑是什么意思的生活小经验,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泥塑!
泥塑,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
泥塑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
泥塑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县,流行于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2006年5月20日泥塑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历史渊源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
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
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动,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
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就是唐代杰出的代表。他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道子学成,惠之不甘落后,毅然焚毁笔砚,奋发专攻塑,终成名家。为当世人称赞:“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
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C-S)。北宋时东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乐”在七月七日前后(C-S),不仅平民百姓买回去“乞巧”,达官贵人也要在七夕期间买回去供奉玩耍。
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
2
艺术流派
做源人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货”玩赏的民间风俗,是中国泥塑艺术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至唐宋时代,泥塑艺术发展到盛期,著名泥塑有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菩萨,山西太原晋调的宫女等。
至清代,泥塑形成南北两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泥人张”,南方有无锡惠山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