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有几个区几个县 贵州省遵义市14个区县区划及人口(2)
遵义市有几个区几个县
遵义市下辖了3个区、2个县级市、9个县,合计14个区县。分别是;红花岗区、播州区、汇川区、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赤水县级市、仁怀县级市。
那么,遵义市14个区县的区划框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国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历经元明清三朝几百年时间的调整和细化以后,逐步形成了内陆各省的区划格局。
在元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其中,贵州各地基本上隶属于湖广行省管理。
1368年,明朝建立以后,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了各省的区划。鉴于西南地区的实际需要,明朝组建了贵州省。在明朝统治时期,贵州省的区划格局,比当代的贵州省明显小了一大圈。
17世纪中期,清朝逐步消灭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势力,确立了对各地的统治。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内陆18个省的区划格局。
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期,出于改土归流的实际需要。把四川、广西、湖南、云南等周边省份的部分县,陆续划入了贵州省管理,基本上形成了贵州省的基本框架格局。
起初,遵义等地隶属于四川省管理。在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期,划入了贵州省管理。
《按照世宗实录》中记载:“雍正五年,该四川遵义、桐梓、绥阳、仁怀四县,正安一州及遵义协官兵,俱隶贵州管辖,从云贵总督鄂尔泰请也。”
《遵义府志》中记载:“我朝雍正五年,割入黔疆北藩,始壮幅员,广袤二千里,田赋关税半全黔。”
按照《贵州通志》记载:“今者割入黔疆,而北藩之形勢始壯,其封域南临贵阳,东接思南,西连大定,北至重庆。”
截止清朝嘉庆皇帝在位时期,贵州省形成了8个府和4个军民府的区划格局。分别是:贵阳府、都匀府、黎平府、思南府、思州府、镇远府、铜仁府、石阡府、安顺军民府、普定军民府、普安军民府、平越军民府。
当时,遵义府下辖了1个散州、4个县,分别是:正安州、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仁怀县。
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时期。各地军阀相互进攻,对贵州各地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部分地区土匪猖獗,对群众进行残酷压榨,百姓们的日子很苦。
当时,贵州各地急需进入休养生息。建国初期,大规模(Z-Z)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发展建设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