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旌是什么意思 铭旌内容和格式上有规定吗
铭旌是什么意思
为网友解答铭旌内容和格式上有规定吗和铭旌是什么意思的生活小经验,一起来看看吧!
“铭旌”到底怎么写?内容和格式上有规定吗?
现实生活中,“铭旌”的制作和书写五花八门,较为混乱,而且各执一词,各行其是,谁也不服谁。
你说不同地区、不同地域之间有差别,可以理解,可在同一县域、同一乡镇、同一村落,甚至同一庄邻,由于延请的笔墨人员不同,铭旌的制作和书写都可能不一样。真是无语。
归根到底都是因为不懂。不懂的人自然不懂,懂的人是因为不懂的人认为他懂。认为懂的人其实也不懂,最后是大家都不懂。
原因很简单,不看典籍文本,不读制度文本。听风是雨,有样学样,以讹传讹,拾人牙慧。
那么,“铭旌”到底是啥玩意?功用是什么?怎么制作?怎么书写?我们结合礼仪规范文本讨论一下。
1、“铭旌”的起源和丧事意义
按规范礼仪文本《仪礼---士丧礼》《礼记---檀弓下》《礼记---丧服小记》的记述:
“铭旌”就是一块长条布,形状像一面小旗,宽三寸,长三尺,上书逝者名讳,用三尺长的竹竿挑起,靠在西阶的屋檐下。出殡时放在棺柩上,随棺下地。
就是说,“铭旌”的丧事意义是棺柩的组成部分,是标识棺柩主人特定标志物。简单地讲,“铭旌”意思就是说这是谁谁谁的棺柩。
2、“铭旌”的历史传承和演进
《大唐开元礼》《大宋政和礼》《大明会典》《钦定大清通礼》,都有“铭旌”。就是说,唐宋明清四朝,礼仪操作的具体规制,都有“铭旌”。
所以,大体上说,从夏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中国人文历史四千年,“铭旌”都是一脉相承的。
但“铭旌”在传承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先秦时期,“铭旌”就是一种标识物,长短大小规格统一,没有身份地位等差别。
秦汉之后,人的爵禄品级、身份位份等不同,“铭旌”的长短大小等也不一样。这样一来,“铭旌”就由一种奠物演化成仪仗性质的礼器。
3、举两个例子,看看“铭旌”的功用和范式
(1)《金瓶梅》是明代中期作品,生活史料价值巨大,作者用四个回目写李瓶儿丧事,可谓重笔。
《金瓶梅》第六十三回,李瓶儿死后,西门庆请人题铭旌,由温秀才举荐杜中书来题铭旌。铭旌是十一个字“诏封锦衣西门恭室人李氏柩。”“于是用白粉题字,诏封二字贴了金,悬于灵前。”
西门庆的职务是“金吾卫衣左所千户”,正五品,老婆是命妇,所以用“诏封”,但李瓶儿是妾,所以用“室人”。按规定,正妻的诰封应该是“宜人”。
(2)《红楼梦》是清代早期作品,前后写了三个人的丧事,秦可卿、贾敬、史老太君,其中秦可卿的丧事描写十分细致,史料价值巨大。
秦可卿死后,贾珍为了“铭旌”好看,给贾蓉捐了个官,叫“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正五品。
所以,秦可卿的铭旌是:“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 诰封一等宁国公冢孙妇 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 享强寿贾门秦氏宜人之灵柩”。秦可卿的铭旌是一个仪仗性质的幡亭,用车推的。
解释一下这个铭旌:“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是所属朝代,即国别。“诰封一等宁国公冢孙妇”,是逝者位份,即家别。“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是逝者身份,即男人贾蓉的身份。
4、“铭旌”怎么写?越简单越好
人肯定有三六九等,自古以来都是。一般居民百姓,啥身份位份都没有,有没有铭旌都无所谓。一定要写铭旌的,简单点为好。就是把逝者名讳写上就行了,嫌字数太少,可以在两边加上生卒年月。
所以,“铭旌”的基本格式是“逝者名讳+之(灵)柩”。逝者有身份位份和职务职级的,可以在逝者名讳前面加上身份和职务等。
逝者身份职务较高的,五品(厅局级)以上,可以在身份职务前面加上国别国号,如“中国”“中华”“中华新时代”等字样。
总结:
一般居民百姓,较为规范的“铭旌”是:逝者位份+逝者名讳+之柩。
所谓逝者位份,即某姓某宗某代 某某某。就是逝者在列祖列宗昭穆谱系中的位份。女性用男人的位份加之妻;没有男人的,用父亲的位份。
有身份地位的显赫或公众人物,按传统礼仪操办丧事的,“铭旌”前面可以加上职务职位影响力评价等和国别国号,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某集团董事长世界五百强企业老总+某某某+之柩。
“铭旌”一般要有一个独立的支护装置,将“铭旌”装裱起来,置放在灵堂之外较为显眼的地方。
“铭旌”是丧事主家制作的,与已嫁之女儿、姐妹、姑母及其家人等没有关系,与外姓人员没有关系。
“铭旌”的其他写法用法,都是民间发挥演义的,也都是不规范的和瞎传的。
以上『领啦网』带来的铭旌内容和格式上有规定吗跟铭旌是什么意思的具体内容,未经『领啦网』[www.lingla.com]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