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生活常识 >

纪事本末体是什么意思 古代纪事本末体有什么代表作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15:55:41 来源:领啦网
导读:纪事本末体是什么意思,一篇关于古代纪事本末体有什么代表作和纪事本末体是什么意思方面的经验,如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何谓纪事本末体?有何代表作? 古代史书主要有两大体裁:一是

纪事本末体是什么意思

一篇关于古代纪事本末体有什么代表作和纪事本末体是什么意思方面的经验,如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何谓纪事本末体?有何代表作?

纪事本末体是什么意思

古代史书主要有两大体裁:一是编年体,一是纪传体。两种体裁各有其优势,缺点也很明显。

编年体胜在时间概念很强,但写人记事很破碎;纪传体能够保证写人记事的完整性,但容易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描述发生在同时期的事件时,又很难体现出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

为了克服这种弊端,到了南宋,另一种体裁“纪事本末体”出现,能够克服编年、纪传二体的缺陷而又综合其优点,形成了独特的叙述方式。

“本末”这个词,原意指树的根和梢。《礼记·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始终。”意思是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起源和归宿。

后来,“本末”这个词就被引申为“主次”“先后”等意思。而纪事本末体,就可以顾名思义了。

纪事本末体是史书三大体裁之一,具体的写法是:先将重要的事件分门别类,每一事为一篇,形成独立的篇章;然后再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叙述事件的始终。

比如,“玄武门之变”的记录分散在唐史的各个部分,纪事本末体把这些内容都提炼出来,像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样,说清起因、过程、结果,让读者一目了然。

其实就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的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

纪事本末体是什么意思

纪事本末体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当时袁枢非常喜欢读《资治通鉴》,但是觉得虽然写得不错,可内容太杂。

于是,他就把同一事件的相关内容从不同的时期里提炼出来,专以事为主,不受人物拘束,不受时间限制,把每一件事完整地叙述成一个整体,之后把各个事件的叙述合成一本书。

由于书的内容是来自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所以取名为《通鉴纪事本末》。这部作品总共42卷,记录了239件事,时间跨度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五代末时期.

纪事本末体裁的书为数不多,大部分见于改编或创作的史书。除了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外,还有涉及先秦、宋、辽、金、元、明、清初等九个时期的《九朝纪事本末》。

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明代陈邦瞻记录太祖至文天祥、谢枋得之死的《宋史纪事本末》及世祖至元中到顺帝末的《元史纪事本末》。

还有清代谷应泰记载的太祖起兵到清兵入关期间的《明史纪事本末》和同个时期的李有棠记录太祖到西辽期间的《辽史纪事本末》及有金一代时期的《金史纪事本末》等。

清代还有一种叫“方略”的书,是在每一重大军事、外交行动结束后,将有关诏谕奏报按时间顺序汇编而成的书。《四库全书》将其列入“纪事本末体”内,这是专史的纪事本末。

总计29种方略,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平定叛乱,削除地方割据势力,统一和巩固边疆的活动;一类为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起事的活动;一类为处理外交洋务问题的行动。

纪事本末体是什么意思

《四库提要》里曾夸奖纪事本末体“经纬明晰”“一目了然”“实前古之所未见也”。

但是,这种体裁的书创作时比较困难,写书人必须遍览史籍,史实、事件、人物烂熟于胸,下笔时才会有把握,否则就有遗漏,可见,纪事本末体的史学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北京大学徐凯教授认为,自袁枢首创“纪事本末体”以来我国史学家修史传统的继续和发扬,尤其是在当今历史走向大众的大背景下,专家用通俗笔法来写作,让历史为大众为现实服务,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不过纪事本末体也有缺点。这种体制容量不大,只能拣重要的事情详细说说,其他的就马马虎虎了,而且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读者无法从中寻找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因此,鉴于三大体裁各自的优缺点,以年代的发展记录事件发生的编年体,以人物为中心记录事件发生的纪传体,和以重要事件为纲自始至终有系统地记载下来纪事本末体三鼎立足。

与其他各种史书共同构成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史。

上述的关于古代纪事本末体有什么代表作及其纪事本末体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