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有余而补不足什么意思 在道德经帛书版本中的含义
损有余而补不足什么意思
为大家介绍在道德经帛书版本中的含义和损有余而补不足什么意思的相关介绍,接下来领啦网带大家一起了解。
“上善若水”为何被篡改?《道德经》帛书,告诉你真相。
经典书籍不容随意改动,改一字往往颠覆了全文的要义,误导了读者。我们来对比《道德经》的两个版本。
《道德经》通行本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帛书本第八章: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一章,两个版本之间主要有两处差别,其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和“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其二:“与善仁”和“予善天。”
第一处差别影响不大,二者“不争”与“有静”都与老子的思想一脉相通。推敲全文的文意和“道”教义来判断,帛书版的“有静”更有深意,含义更丰富多彩。
其一:“争”是动词,富于动态感,“静”即为不争,静极生动,静包含了“不争”,还包含了“静能生定,定能生慧”、“极静能看透万事万物”、“静能生道”等博大精深的思想,意味深长。
“有静”包含“不争”就超越了“争”,智慧达到了“天下无人能与之争”的境界,所以“静”要更加符合“道”的利万物而不争的上上智。
其二:“争”是偏于浮躁而肆意妄为的,急躁浮躁,过于张扬,不符合“高处有险,低处有道”的主张,即凡事要深藏不露,低调行事方易成功,因此用来比喻有“道”的特性的“水”也似有不妥。
第二处差别影响可就有些天壤之别。“与善仁”,让人觉得与全文“道”的主张不符,《道德经》全文唯独此一处对“仁”是肯定态度,明显说不通。
全文各处如“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大道废,有仁义”,“天地不仁”等,都是认为“仁”不合天道。
再结合《庄子》中对老子谈仁的描述“夫仁义惨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也对“仁”持否定态度,此处“与善仁”与其它各处相矛盾冲突,“与善仁”,当真让人百思莫得其解。
细读了帛书版,才恍然大悟,此处在原版中根本就不是“与善仁”,赫然是“予善天”!
为了把“仁”字强行加入,是别有用心,把“予”字随意改为“与”,字变义亦变,从“给予”变成了“对人友善、相亲”之意。与人结交才谈得上“仁”,否则若是“予善仁”的话就说不通。
道家向来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此处更改为“与善仁”,可能与儒家提倡“仁爱”、“仁政”等思想有关联。只有上天可以做到“天道无亲,恒予善人”。所以就把“天”改为了“仁”。
道家认为,天道是运作永恒一切的道。《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
“予善天”的意思是指对待人应该像水一样润泽万物善于效法上天。而《道德经》通行本主观臆断地把“予善天”改为“与善人”,就与老子之本意完全相左,对众人的误导很大。
据《庄子》中记载,有一次孔子去对老子宣扬自己的学说,强调仁的深奥道理。老子却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弊端就是丢失了本真的天性,方谈仁义兼爱,产生了自私自利方强调要无私。
天地有其自己的运行规律,不顺应天地运行的规律去行事,却强行推行“仁义”就扰乱了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