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简介资料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
颜回简介资料
今日小编为你讲解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和颜回简介资料的相关经验,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句出自《论语雍也篇》的名言警句曾激励无数读书人,也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里颜回这样的心态是多么的可贵和珍惜。
而颜回作为孔子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是如何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的呢?而更让人奇怪的是,一直被孔子夸赞的得意门生颜回在这乱世里未能有自己的建树呢?
首先我们还是要了解一下颜回的生平经历。颜回十三岁即拜孔子为师,成为孔门中年龄最小的学生,其父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
颜回虽在最顽皮天真的年龄进入孔门,但却没有表现出同龄人应有的开朗和活泼。
而面对这个内向寡言的孩子,孔子的第一印象是:“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其实就是说孔子无论如何和小颜回说话,小颜回从不反驳他,像个笨孩子一样。
其实这里也隐隐透出孔子对颜回最初的态度,就是觉得这个孩子资质有限,中规中矩,并非是那种古灵精怪的小孩子。但很明显,往后日子的相处让孔子改变了对颜回的看法。
在长时间的相处后,孔子又一次说出他对颜回的看法,就是:“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这也是孔子多次观察颜回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个孩子的举动可能看起来愚钝,但私下自己再思考一下,就会发现颜回不但懂他的意思,还能加上自己的思考,有点大智若愚的感觉。
其实看到这里,我们不难描绘出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的画像,他聪明,而且不是小聪明;
他年龄小,但却不比其他学生幼稚;
他来到孔子门下当学生,就有个学生样,而放弃了作为孩童本可以任性胡闹的权利。这种情况除了因为他尊重师长,恐怕也来自自己父亲的严厉管教。
从后世来看,颜回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帮孔子编著“六经”,他不像爱在孔子面前显示自己能力的子贡。
而是默默付出自己的心力,将其所有倾注到那些著作之中,而署名都归于自己的老师孔子,自己未能一以己之名留下任何作品。
这也牵出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颜回既然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为何在这个时代未能有所建树呢?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的颜回,内心到底有着怎样的苦涩和无奈,又承载了怎样的希望与期待。
我们再次回到颜回十三岁那年,他拜入父亲的老师孔子门下,成为孔子眼中那个沉默寡言的颜回内心在想什么?
他的身边不再是同龄的玩伴,也不是家中慈爱的长辈,而是变成了同门师兄和严厉的老师,而另一方面,家庭的极度贫穷恐怕也早就使这个孩童过分早熟。
来到这个地方,他没有任性、没有任何的反抗,而是迅速地融入这个集体,他或许会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却再无法成为一个活泼调皮的孩子。
一方面是饱受现实的压力,一方面是父亲和他所带来的繁重礼法,颜回的早熟和早智或许很大程度来源于此。
而孔子对颜回的表扬“不迁怒、不贰过”,是荣誉也是枷锁。
这些非常符合儒学仁德的表率,都深得孔子和其他同门的喜爱,而这自然也使得颜回成为了所谓的“道德标兵”,而一旦被认定为好学生,颜回能做的就是尽力维护这个形象。
而这些自律和坚持所来带来的代价,就是持续一生的兢兢业业,就是一辈子待在孔子身边维护这个形象,或许正因为此,他二十九岁,一夜白发,四十岁就重病离开了人世。
除了那些短小的有关谦恭内敛的故事,他留给世界的只有呕心沥血为老师孔子整理的“六经”。
对于颜回来说,孔子不仅是老师,更像是一个父亲形象,他跟着孔子的时间远超和生父颜路相处的时间,孔子对他的赞赏和信任,对于颜回来说,恐怕就是证明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
而正因为此,颜回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儒家信仰和著作,不求任何物质回报也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
只是有时我在想,若是“因材施教”的孔子不仅看到了颜回的才智,也看到了他内心的疲累和挣扎:
他会不会给颜回更多的自由和信心,会不会让这个孩子去感受世间更多的美好和温暖,让他的一生不只拥有老师和儒学……但这个问题永远没有答案。
当我们隔着几千年的历史去看这对师生,我们很难对孔子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毕竟他给予颜回的,是一生的信仰和尊严,而颜回用他的一生去回报他的老师。
以上是[领啦网][www.lingla.com]关于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和颜回简介资料的全面介绍了,希望给网友们带来一些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