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赏析 曾被辛弃疾拿来一仿
导读: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赏析,今日重点为您介绍曾被辛弃疾拿来一仿和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赏析的生活小知识,下面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李白的千古名句“白发三千丈”,被辛弃疾拿来一仿,境
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赏析
今日重点为您介绍曾被辛弃疾拿来一仿和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赏析的生活小知识,下面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李白的千古名句“白发三千丈”,被辛弃疾拿来一仿,境界远超诗仙。
千年文坛,有不少令人惊艳的模仿。而且这几次的模仿者,都是文坛绝对的高手。
范仲淹的“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被李清照仿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煜的“一重山,两重山”,被纳兰性德仿成“山一程,水一程”。
大家仔细读这两首仿作,就会发现要想与前人并肩,就得仿出自己风格,仿出新意。在这方面做得好的除了李清照和纳兰性德外,还有辛弃疾。
李白曾写过一组《秋浦歌》,一共是17首,其中最出名的是第15首,全诗如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很显然这首诗就是写愁,首句“白发三千丈”一看就是李白式的夸张,三千丈就是现在的一万米,这样的夸张当真也就诗仙想得出来。
这个以白发写愁的千古名句,400多年来无人敢仿,直到流传至南宋时,辛弃疾拿来一仿,其人生境界和豪情远超诗仙。让我们来看看辛弃疾写的是什么: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罢官后,闲居于信州时所写。在词的前面,其实还有一段序言,表示此文是致敬陶渊明。
其实辛弃疾并不是陶渊明式的文人,陶渊明活得透看得开,所以他能安心地放下一切,不为五斗米折腰。
但辛弃疾不一样,辛弃疾放不下心中的抗金大业,所以他闲居于山林间并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他心中的那股浩然之气仍在。这就是这篇词本是山水词,却写得豪情万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