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为何寿命这么短 英年早逝明宣宗只活了38岁(2)
明宣宗朱瞻基为何寿命这么短
关于朱瞻基的死因,出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宣德皇帝朱瞻基有遗传病,从目前遗留下来的画像来看,朱瞻基与父亲朱高炽长得非常像,仅仅是比父亲瘦了一点而已。
至于朱高炽的死因,明朝出现了这样的说法,明朝翰林院编修陆釴在《病逸漫记》中记载,自己曾经悄悄询问过皇宫的太监,太监表示洪熙皇帝死于阴症,类似于气血湿热一类的疾病。
既然朱高炽有这样的毛病,儿子朱瞻基可能遗传了父亲的疾病。
按照记载,朱高炽、朱瞻基父子都是突然发病,然后迅速去世。对于这一说法,出现了很多争议。
因此,出现了第二个说法,宣德皇帝朱瞻基死于重金属中毒。古代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渴望长生不老,例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等。
明朝皇帝们也丝毫不例外,后来的明世宗朱厚熜、明光宗朱常洛,都属于重金属中毒。宣德皇帝朱瞻基很有可能也死于重金属中毒,因此,明朝官方文献中出现了含糊其辞的情况。
清朝的雍正皇帝死于重金属,乾隆皇帝对父亲的死因一直遮遮掩掩。无论朱瞻基死于什么死因,朱瞻基留下了一个相对稳定而富足的帝国。
在弥留之际,朱瞻基在遗诏中透露出对皇太子朱祁镇的担心:“长子皇太子祁镇,在廷文武之臣协心辅佐,务以安餋军民为本,毋作聪明,以乱旧章。凡国家重务,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后施行。”
知子莫若父,朱祁镇有多少水平,朱瞻基非常清楚。但自己已经无力支撑,朱瞻基带着无限的遗憾和担忧去世,年仅38岁。
朱瞻基去世以后,8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登基,年号为正统。由于皇帝年幼,有太皇太后张氏、皇太后孙氏和内阁辅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共同辅佐。
在朱祁镇的青少年时代,依靠老一代人的支撑,明帝国的各方面都井然有序。
但随着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的先后去世,明朝历史上第一个大太监王振走上了历史舞台。朱祁镇称王振为“先生,”大明江山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后来,清朝重臣张廷玉在修撰《明史》的过程中,对明英宗朱祁镇有这样的评价:
“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濙、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由此可见,朱祁镇是一个守成之君,但也不是传说中的昏君。
上面(www.lingla.com)为您介绍的英年早逝明宣宗只活了38岁及其明宣宗朱瞻基为何寿命这么短的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