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亭王安石全诗意思赏析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乌江亭王安石全诗意思赏析
所以项羽自刎,真的不是因为他太愚蠢、“逆商”太低了,而是因为他的确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再也没有机会翻盘了。
从王安石、杜牧二人的诗来看,两者可以说“‘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因为他们两人诗中想要表达的东西,完全就不一样。
杜牧的《题乌江亭》,只是在借题发挥,借着项羽自刎这件事,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杜牧认为,好男儿就应该能屈能伸,百折不回。
而王安石的《乌江亭》,则是在就事论事,他在分析这个历史事件的成因。最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不是项羽想(S) ,而是他不得不死。
从杜牧、王安石和胡仔三人的思维方式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唐、宋诗人的差异在哪里。唐代的诗人偏向于浪漫主义与精神励志,喜欢积极向上的主题。
而宋代的诗人,正是如王安石、胡仔一样,偏重于“说理”。但是,“诗”这种东西,如果“太讲理”了,也就显得没意思了。
另外,王安石写这首诗的时候才三十三岁,他的时代还没有完全开启。但是,我们已经可以从这首诗中看出,他后期变法失败时,怎么会突然一下就泄了气。
在《乌江亭》里面,王安石谈到了项羽必须自尽的两个大的前提:其一是,“百战疲劳壮士哀”;其二是,“中原一败势难回”。
前者是说:因久战疲惫,士气消磨光了。后者是说:大势已去,逆风很难翻盘。后来,他二次罢相时,基本上都重现了以上的两大前提。
当时王安石爱子早丧,变法又久不能成,士气被消磨殆尽了。同时,两宫的皇太后又一起告他有异心。最后,连宋神宗本人对他的态度也动摇了,这就是大势已去了。
于是,王安石选辞职回家,不再坚持变法。后来,王安石隐居金陵,苏轼前去拜访他,他就写诗说:“无人语与刘玄备,问舍求田意最高。”
从前期激烈的(Z-Z)改革家、“拗相公”,陡然就变成了一个追求田舍的庸俗人,岂不是等于“自刎乌江”?
结语
言为心声。当一个人在评价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带入他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这两首诗,基本上反映了杜牧、王安石的心声。同时,也侧面展示了唐宋诗人在诗歌上,不同的精神价值追求。
杜牧的明哲保身思想,是有道理的。不过,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保存实力,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选择牺牲呢?当中的尺度,很难把握。
忍辱负重,成功翻盘的,有越王勾践、明朝朱元璋。最终翻盘不成,反而翻了车的也有,比如汉朝李陵。总之,活着的也许更有用,不过死了的,基本上都成了英雄。
以上「领啦网」带来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及其乌江亭王安石全诗意思赏析的具体介绍,希望大家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