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举之战吴国胜利的原因 以3万大军打败楚国20万大军(2)
柏举之战吴国胜利的原因
彼时,楚国因为畏惧吴国大军,所以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于是,蔡国和唐国选择派兵支持吴国,从而共同攻打楚国本土。
在此基础上,孙武挑选3千5百名精锐士卒为前锋,迅速地穿过楚北部的大隧、直辕、冥阨三关险隘,直趋汉水,深入楚腹地,不出数日,挺进到汉水东岸,达成对楚国的战略奇袭。
在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也曾率军深入楚国境内,完成了对楚国的战略奇袭。而早在白起之前,孙武针对楚国地域辽阔,但是防守空虚的特点,选择了类似的战术,并率先取得了成功。
当吴军突然出现在汉水东岸时,楚昭王慌了手脚,急派令尹子常、左司马沈尹戌、大夫史皇等,倾全国兵力,赶至汉水西岸,与吴军对峙。
吴国君臣见楚军主动出击,遂采取后退疲敌、寻机决战的方针,主动由汉水东岸后撤。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很可能是学习了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退避三舍的策略。
在吴国大军后撤之后,楚国令尹子常无奈,只得重整部队,在柏举列阵,准备再战。公元前506年农历11月18日,吴军停止后退,在柏举与楚军对阵。
在楚国大军立足未稳之际,吴王阖闾的胞弟夫概率领自己的5千前锋部队,直闯楚营。果然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
吴王阖闾见夫概部突击得手,乘机以主力投入战斗,楚军很快便土崩瓦解。多位将领战死,楚国令尹子常弃军逃往郑国。
正所谓擒贼先擒王,楚军失去主帅后,惨败溃逃。此后,吴军又连续五战击败楚军,一路向楚国都城郢都扑去。楚昭王得知前线兵败,不顾大臣子期、子西的反对,带领亲信逃走。
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楚昭王坚守城池,吴国大军或许会因为补给困难等原因,从而无法攻占楚国都城。
但是,楚昭王西逃的消息传到军前,楚军立即涣散,子期率部分精兵赶去保护楚王,子西则率残兵西逃。在此背景下,吴军于公元前506年农历11月29日攻入楚国都城郢都。柏举之战遂以吴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三、柏举之战的结果和影响
最后,吴军攻占郢都后,自然进行了一番抢掠和破坏。而这,促使楚国多年经营的都城,可谓毁于一旦。不过,吴国的这一行为,也引起了楚国上下的同仇敌忾。
其中,申包胥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春天到秦国求救。
秦哀公命大将子蒲、子虎率五百乘战车联同残余楚军南下帮助楚复国,败吴军于沂,楚将子西也率兵于军祥击败吴军,秦国和楚国联军也灭亡了吴的属国唐国。
此时,越国也在威胁吴国后方。吴王阖闾被迫于同年九月撤离楚地,引兵东归。而这,意味着吴国攻占的楚国疆域,也基本上得而复失了。
不过,因为都城被攻占,加上20万大军被歼灭众多。所以,楚国虽然复国,却也是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基于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柏举之战,吴国以3万大军击败楚国20万大军,这无疑给长期称霸的楚国带来空前的创伤,从而使吴国声威大振,为吴国进一步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分享的以3万大军打败楚国20万大军以及柏举之战吴国胜利的原因的详细讲解,仅供大家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