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分析通货膨胀的具体表现、成因
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今天介绍分析通货膨胀的具体表现、成因和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方面的内容,下面「领啦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通货膨胀是如何产生的?
在我们普通人的印象中“通货膨胀”这个词汇总是与“货币贬值”相挂钩,通货膨胀往往意味着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逐年降低,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就是腰包里面的钞票越来越不值钱。
举个例子:浮云君小时候特别喜欢吃兰州拉面,还清晰地记得2005年上小学三年级那会,一碗兰州拉面大碗的价格是2元,到了2021年的现在大碗拉面一般都是13-15元。
16年时间,同样的一碗面,价格翻番了接近7倍!
同样的一碗面它所赋予的价值默认为一定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购买一碗面条所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
可以将这种现象理解为货币购买力缩水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可以理解为通货膨胀的一个社会缩影。
按照上述的方式去理解通膨也七七八八说得过去,但是并不准确。
更好地理解通货膨胀,知道它的产生方式或许对于我们抵御资产贬值,找到更高效的资产保值方式会有一定的启发和裨益。
1、什么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
以上是百度百科对于通货膨胀这个概念的定义,看似很简单,实际上包含了比较多的信息。
我们需要区分清楚一般性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这两个概念。
一般性的物价上涨:
指的是某种或者某几种商品暂时性价格的“可逆性”上涨,比如2020年疫情爆发后口罩等医疗物资由于供不应求价格大幅度攀升,一只医用口罩甚至涨价至5块、10块。
但是在疫情得到控制后,这些医疗物资的价格很快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通货膨胀:
一个国家国内主流的商品价格持续性、不可逆的上涨。比如10多年来柴米油盐酱醋茶价格的逐年增长,今年一碗面10元,5年后、10年后同样的一万面条价格只会越来越贵。
这种现象本质上是货币贬值所造成的商品价格单一性不可逆上涨。
一句话简单直白地概括通货膨胀:随着时间流逝,在未来买同样的东西需要花费更多的钱。
通货膨胀是如何产生的?
通货膨胀最主要的现象就是:货币购买力逐年降低。
所以,导致通货膨胀产生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央行释放了过量的流动性,超过了有效经济的总量,从而稀释了货币的购买力。
一言以蔽之就是:印的钞票太多了,所以钱不值钱了!
就像解放(Z-Z)后期,民国(Z-F)为了应对急剧增加的军费开支滥发货币,导致物价疯狂暴涨,最终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一麻袋“金圆券”只能购买一小袋米,经济陷入崩溃,社会秩序也因此失衡。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会有个疑问:为什么当今物价逐年上涨,生活压力与日俱增?看看下面2020-2015年我国 M2 总量的数据大家就能有所体会。
15 年时间,M2 总量翻番了整整10倍!
广义货币(G-Y)量(M2)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
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