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生活常识 >

靖难之役是什么意思 朱棣靖难之役的始末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4:11:34 来源:领啦网
导读:靖难之役是什么意思,本文导读:朱棣靖难之役的始末和靖难之役是什么意思方面的内容,接下来www.lingla.com站点小编为网友介绍。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发起的争夺皇

靖难之役是什么意思

本文导读:朱棣靖难之役的始末和靖难之役是什么意思方面的内容,接下来www.lingla.com站点小编为网友介绍。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发起的争夺皇位(Z-Z),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南下,至建文四年朱棣登上皇位而结束,历时四年。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章立太子的嫡子朱允炆为皇大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章去世,朱允炆继帝位,是为建文帝。

朱允炆在做皇太孙时,就对诸藩王不满,曾与他的伴读黄子澄商量削藩对策。

即帝位后,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先削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并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

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将臣监视朱棣,并乘机逮捕之。

朱棣得到这一消息,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朝廷。

靖难之役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墓权,曾说过:“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明皇祖训》)。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

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Z-Z)为“靖难之役”。朱棣起兵不久,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平(今河北卢龙)等州县,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便于从容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

经过朱元璋大肆杀载功臣宿将之后,朝廷也无将可用,朱允炊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13万伐燕。

建文元年八月,师至河北滹沱河地区。燕王在中秋夜乘南军不备,突破雄县,尽克南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于海河北岸大败南军的主力部队。

建文帝听到耿炳文军败,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李景隆本是纨绔子弟,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

九月,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溃散兵将,并调各路军马,共计50万,进抵河润驻扎。

为了引诱南军深入,朱棣决计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亲率大军去援救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并告诫朱高炽说:“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朱橡还撤去了芦沟桥的守兵。

朱棣这一招果然灵验,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赴援永平,就率师于十月直趋北平城下。经过芦沟桥时见无守兵,禁不住欢喜,说:不守此桥,我看朱棣是无能为了。

这时朱高炽在北平城内严密布署,拼死守卫。李景隆则号令不严,指挥失当,几次攻城,皆被击退。

朱棣解救永平之后,率师直趋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宁为宁王朱权的封藩,所属朵颜诸卫,多为蒙古骑兵,骑勇善战。

朱棣攻破大宁后,抉持宁王回北平,合并了宁王的部属及朵颜三卫的军队。

朱棵带着这些精兵强将于十一月回师至北平郊外,进逼李景隆军营。燕军内外夹攻,南军不敌,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德州。

次日,士兵听说主帅已逃,“乃弃兵粮,晨夜南奔”。建文帝为大臣所蒙蔽,反而奖励打了败仗的李景隆。

靖难之役是什么意思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会同郭英、吴杰等集合兵将60万众,号称百万,进抵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北)。朱棣命令张玉、朱能、陈亨、丘福等率军十余万迎战于白沟河。

战斗打得十分激烈,燕军一度受挫。但南军政令不一,不能乘机扩大战果。

燕军利用有利时机,力挫南军主将,南军兵败如山倒。李景隆再次退走德州。燕军跟踪追至德州。

五月,李景隆又从德州逃到济南。朱棣率燕军尾追不舍,于济南打败李景隆率领的立足未稳的十余万众。济南在都督盛庸和山东布政使铁铉的死守下得以保住。

朱棣围攻济南三月未下,遂回撤北平。李景隆一败再败,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将军职务,代之以盛庸。

建文二年九月,盛庸率兵北伐,十月,至沧州,为燕军所败。十二月,燕军进至山东临清、馆陶、大名、汉上、济宁一带。盛庸率南军于东昌(今山东聊城),严阵以待。

燕军屡胜轻敌,被南军大败,朱棣亲信将领张玉死于战阵,朱棣自己也被包围,借朱能援军的接应才得以突围。

东昌战役是双方交战以来,南军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兵败后,朱棣总结说:东昌之役,接战即退,前功尽弃,今后不能轻敌,不能退却,要奋不顾身,不惧生死,打败敌手。

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朱棣率军出击,先后于滹沱河、夹河、真定等地打败南军。接着,又攻下了顺德、广平、大名等地。燕军夺得的城池虽多,但往往得而复失,不能巩固。

正在朱棣为此而苦恼之际,南京宫廷里不满建文帝的太监送来了南京城空虚宜直取的情报。朱棣据此决定举兵南下,直指京城。

靖难之役是什么意思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军进入山东,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破东阿汉上、邹县,直至沛县、徐州。

四月,燕军进抵宿州,与跟踪袭击的南军大战于齐眉山(今安徽灵璧县境),燕军大败。双方相持于淝河。

在这次决战的关键时刻,建文帝受一些臣僚建议的影响,把徐辉祖所率领的军队调回南京,削弱了前线的军事力量,南军粮运又为燕军所阻截,燕军抓住时机,大败南军于灵璧,仅俘获南军将领即几百人。

自此,燕军士气大振,南下势如破竹,南军再不能挡。六月初三,燕军自瓜洲渡江,十三日进抵金川门,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开门迎降。

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

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自(F)而死,或云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发为僧,云游天下,传说他于正统朝入居宫中,寿年而终。

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确考,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以上就是朱棣靖难之役的始末及其靖难之役是什么意思的详细介绍,您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