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内阁是什么意思 摄政王载沣为什么要成立皇族内阁(3)
导读:皇族内阁是什么意思,这份名单出炉的第二天,奕劻就和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递交了辞呈,到第三天又再度请辞,直接表明这个人员构成太偏皇族成员,和立宪体制不合。 摄
皇族内阁是什么意思
这份名单出炉的第二天,奕劻就和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递交了辞呈,到第三天又再度请辞,直接表明这个人员构成太偏皇族成员,和立宪体制不合。
摄政王载沣也不知道脑子抽了哪根筋,竟然没有重新妥善的考虑皇族内阁引发的权威性危机,仍然是让奕劻等人上任。
这是载沣错过的第一次补正的机会。
6月10日,都察院转呈咨议局联合会的意见,表示皇族内阁和君主立宪体制本意不合,要求重新组阁。咨议局联合会里面全是立宪党人,显然代表了社会中间阶层的声音。
7月5日,40多名来自地方的咨议局成员再次上书,要求重开内阁。
咨议局联合会可视为“国会”的前身,地方咨议局可视为“地方议会”。
如果这个时候同意中间阶层的声音,无疑是挽回清(Z-F)权威性危机的相当好的机会,同时还能博得“从善如流”的美名,为之后中间阶层参与政权提供良好的先例。
但载沣仍然拒绝。
这是载沣错过的第二次补正的机会。
9月24日,庆亲王奕劻再度请辞,此时保路运动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清廷面临这权威性丧失的双重压力。载沣再次拒绝。
这是载沣错过的第三次补正的机会。
这三次补正机会错过了,也就永久错过了。
之后就是武昌起义爆发,尽管载沣后面让袁世凯组阁、给出了更多的让步,甚至自己也不当蛇阵我刚了,局势也无法挽回了,人心就这样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