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祖先是谁 兔子的始祖是哪种兔子生活在哪里
兔子的祖先是谁
为大家介绍兔子的始祖是哪种兔子生活在哪里和兔子的祖先是谁的生活小知识,具体内容如下:
古印度有一个神话,说的是一位旅行者,又累又饿,眼看就要倒毙在半路了,可就在这时,他遇到了熊、狼、兔三头野兽。这些动物好心地照顾了他。熊为旅行者捉来鱼,狼为他带来水果。可只有兔子两手空空,因为它最弱小,什么也没有。
然而就在旅行者升起火焰准备烤鱼的时候,兔子朝着火堆一跃,跳进去把自己烤了。旅行者感动地现出原形,原来他就是诸神之王帝释天,为了报答兔子的牺牲,祂将兔子升入月亮,从此就有了月兔。
兔子在佛教中有特殊的位置,也是所谓“和气四瑞”之一。
这个故事有很鲜明的印度特色,兔子的牺牲类似于佛教的“无量布施”,事实上佛教后来也吸收了这个神话,甚至说这只兔子就是释迦牟尼前世,这个故事的精神也和他后世“舍身饲虎”是一样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故事背后同样有不简单的内涵。首先“印度”这个国家名字就来源于月亮。而且月兔传说也不止在印度一地,和印度自古就有交流的中国自然不必说,有意思的是就连在大洋彼岸的美洲同样有月兔传说。
在北美印第安人的古老传说中,天上本来有两个太阳。这两个太阳轮流照亮世界,但这样一来,人和动物疲劳不堪,无法休息。
最后他们只好选出一只小兔子去和神明谈判,没想到神明一把抓起兔子,将它丢到了其中一轮太阳之中,亮度马上就降下来了。于是才有了月亮,这只兔子就成了月兔。
虽然曾经有殷人东渡美洲的说法,但要想把月兔传说带过去还是有困难。所以解释月兔传说的真相也只能从兔子自身入手。可人们真的认识这些伴随我们长大的小兔子吗?
现在兔子可以说是常见家畜之一。不认真翻书的话恐怕还不知道它不属于六畜。对的,上古中国只有野兔。而这个野兔和我们常见的家兔的区别可不仅仅是名字上的不同。虽然都是兔子,但家兔的祖先是穴兔。注意,不是野兔。
穴兔所以得名,是因为它经常为自己挖洞呆着。正因为如此,所以它刚生下来的幼仔身上是光滑无毛的,家兔也一样。因为只需要呆在地下就可以了。但野兔刚出生的幼仔却是有毛的。因为野兔不做窝,生下就就要到处跑。
没毛太不方便了。因为注意到两种兔子的不同。所以英语中将家兔和野兔的称呼分成了两个。前者是rabbit,后者是hare。
现在普遍认为,穴兔不是中国产的,它的老家在欧洲,准确的说是西班牙或者法国。后来穴兔被驯养成了家兔,又经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后来才繁衍开来。
在汉代以前,中国的兔子基本都是野兔,也是人们的重点捕猎对象。那时畜牧业还不发达,打猎也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因此在“六畜”之外还有“六兽”。兔子就是六兽之一。
《诗经》里就至少有三首诗与野兔有关。即《兔置》、《兔爰》、《瓠叶》,比如《瓠叶》: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描述的是猎人打到野兔拿来下酒的欢乐景象,颇有现在成都的兔头火锅店的神韵。但要注意,在火堆边拿着兔头来又烤又煎用来下酒的两个老爷们不是普通人,而是贵族。
打野兔可以说是全世界贵族的爱好,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当时的普通人也就只能“守株待兔”了。可见平民就算是捡到只兔子也象发了笔横财。
兔头可以说是历史悠久的美食。
可能有人要提问题了:“不对啊,成语都有‘狡兔三窟’,说的是战国时的孟尝君的故事。说明那时已经知道兔子是在地下打洞的啊。怎么能说穴兔是国外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