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导师是什么意思 研究生导师可以归为这6种类型(2)
大学导师是什么意思
总之,遇到这种导师,最大的感受就是,每天都有看不完的文献、做不完的PPT、开不完的会、做不完的报告,一个字“累”,不过研究生也没几个轻松的。
所以说,总体来说,这种导师也算不错,因为可以肯定的是,对学生会比较负责,最起码可以保证学生的课题进展,能够按期毕业,这也是“放羊”型导师的反例了。
如果这两种导师能够进行一个中和,可能就是一个好导师。
6.“家长”型导师
如果读研期间,能够碰到这种导师,是一件蛮幸运的事,也会让很多同学羡慕,因为,“家长型”导师,有时候像我们的家长,有时候他们又会像我们的朋友一样。
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科研工作上,有任何问题,都可以与他们讨论与交流。
他们平时也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这种导师,往往比较年轻,有活力,直爽。
我就特别羡慕我同学他的导师,他告诉我,他的导师晚上居然会找他们开黑一起打游戏,我都惊呆了,在我心目中的导师应该都是板着脸,很严肃的。
他居然还可以这么与同学相处,这让我羡慕不已。
这种导师,对于自己的单身学生,他们可能还会帮学生介绍男(女)朋友,平时,天冷了,他们会叮嘱学生多穿衣服。
看到学生瘦了,他们会叮嘱他们吃好点,看到学生黑眼圈很浓,他们会叮嘱学生别熬夜,早点睡觉。这简直就是“家长”+“保姆”的结合体有木有。
如果能够碰到这种导师,请珍惜吧!
以上,就是我们的大学导师的类型。
面对这6种类型的导师,我们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导师呢?
其实,很多同学可能不知道,学生与导师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而选择导师与找“对象”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讲究“看对眼”,最起码性格之类的要与自己相融。
不然,可能以后的日子会不大好过,不是你不愉快就是导师难受,反正,总要搞点事情出来。
所以说,选择导师,首先要凭自己第一感觉,判断出对方的性格,再结合师兄师姐们的口传心授,基本上可以做到了如指掌。
如果没得选,那除了自求多福以外,“学聪明一点”以及“善于改变自己”就是与导师相处的不二法宝,无论我们面对的情况有多复杂,我们要时时刻刻牢记我们的终究目标是“能够顺利毕业”。
然后,无论你有多少委屈,有多累、多难,我们都能够坚持下去。
以上领啦网介绍的研究生导师可以归为这6种类型跟大学导师是什么意思的方法介绍,大家作为一个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