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生活常识 >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赏析 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15:20:32 来源:领啦网
导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赏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既是勉励朋友,也是在鞭策自己。 电视剧《清平乐》中有这样一个桥段: 明道二年,范仲淹因直言进谏触怒宋仁宗,被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赏析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赏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既是勉励朋友,也是在鞭策自己。

电视剧《清平乐》中有这样一个桥段:

明道二年,范仲淹因直言进谏触怒宋仁宗,被贬到桐庐。

马车到了桐庐郡,他与迎接的老友谈笑风生。

驻足四望,觉得虽然被贬,却有幸来到这么一个青山绿水的好地方。

于是脱掉鞋袜,踏进山溪,掬一捧溪水,畅饮一番,然后开始吟诗。

旁人感慨,被贬而有如此心境,除了范希文(仲淹),也是没谁了。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取得一点小成绩,就飘飘然,忘了几斤几两,受了挫折,一下子就蔫了,还要怨天尤人。

总之,得意也忘形,失意也忘形。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赏析

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讲《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一句说,得意忘形也好,失意忘形也罢,都是没有修养,心有所住的表现,心被某个东西困住了。

人生苦短,想通了,凡事便没什么值得斤斤计较。

世事无常,看开了,当明白顺境逆境应泰然处之。

摆脱情绪的枷锁,以平常心看人间百态,超然物外,不计得失,那一切都不是事,人生也自然处处喜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愁,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概括范仲淹的一生,那就是:忧。

他所忧,不为宝马雕车、凤箫声动,是忧国忧民,忧四面边声连角起。

范仲淹除了在庙堂秉公谏言、主持改革,还治水修堰、兴办学院、戍守边疆。

不管身处何方,他都为家事、国事、天下事操碎了心。

皇太后刘娥去世后,宋仁宗亲政。很多曾受太后打压的朝臣站了出来,对她进行各种批评。

同样被太后打压过的范仲淹秉公直言,提醒宋仁宗,应该看在太后所做功劳的份上,掩其小故,全其大德。

宋仁宗听取建议,下令不准众臣妄议太后往事。

在河南睢阳讲学时,一个叫孙秀才的人想要获得游学费用,范仲淹赠予他一千文。

第二年,孙秀才又来,范仲淹照样赠予一千文,问他为何要游学四方。

他说,家有老母,无力赡养,又不甘心荒废学业。

范仲淹想起自己的求学生涯,愿意给孙秀才一个读书的名额,每月还可得一笔钱财供养。

秀才很珍惜这个机会,发奋苦读,十年后成为受人尊称的“泰山先生”。

以推己及人的心理,打开皇帝心结,维护朝廷安稳,又以推己及人的心理,慷慨解囊,为别人排忧解难。

范仲淹和他敬仰的圣贤一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赏析

从寒门走出的范仲淹,获得贵人相助的孙秀才,都在告诉世人一个道理:

当你自己有了吃苦耐劳的毅力,随遇而安的能力,命运自会给出最好的安排。

你成为怎样的人,就有怎样的命运。

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品德高尚的古人,我同谁一起呢?

范仲淹在心里发出这一声叩问。

这叩问背后的孤独,像唐代诗人陈子昂,因为报国无门下,独自登上黄金台,向天地发出那千年感喟。

作为无名之辈,如果我们够选择,谁不想过一种庭前花开,屋后桃李,鸡犬相闻,闲来撸猫的生活?

但这样,就不孤独了吗?

有一期脱口秀大会,主题是《别怕,只是孤独》。演员王建国用一个段子阐述了绝对孤独的内涵:

一个看坟地的人,手机没电了,他想充电,方圆十里只有他一个人,他想逃跑,但是不能,他需要靠看坟这份工作偿还贷款。

这时候,他最害怕和最希望的是同一件事——有人跟他说句话。

那真是孤独得一点招都没有。

最后王建国说,其实他非常喜欢孤独,只有孤独让他感到平静、安全。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自己生活里的看坟人。

但别忘了,学会在孤独中与自己相处。

熬过每一个孤寂至暗的日子,终会迎来生活的甘甜。

正如林语堂说的:“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

——熬过孤独后,生活也可以孤独的这么人情味十足。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赏析

因为孤独,是阅世的智慧,也是向内探索的勇气。

猛虎总独行,牛羊才想成群。

心有所向者,独行亦可成众。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应邀之作,却惊艳了几个世纪,后世都说只有《滕王阁序》可以媲美。

就连明末文人金圣叹喜欢毒舌,却也在读过《岳阳楼记》后大加赞美:

“圣贤心地,圣贤学问,发而为才子文章。”

白云苍狗,往事越千年,相同的困境总在不断重复上演。

但平凡如你我,都能从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迷茫时前行,悲伤时自渡,绝望时发光。

天地悠悠,人生漫漫,这始终是每个人一生的修行。

以上是「领啦网」关于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跟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赏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