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极考察基地长城站什么时候落成
我国南极考察基地长城站什么时候落成
对于许多女生来说我国南极考察基地长城站什么时候落成的相关介绍,很不错的经验小知识,建议收藏哦!
作为人类无法探索的极地之一,南极洲一直是科学家们争相研究的对象。我国自建南极考察基地以来,不断探索南极的奥秘和发展科学技术,其中,成立于1985年1月11日的长城站,成为了我国南极科研的代表和突出贡献者,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它的落成历程。
基地的发展历史
我国首次考察南极是在1980-1981年,当时考察队主要通过租用别国的船只进行,因此在基地的建设上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1983年,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研究队成立,并启动了第一次全权负责的南极考察工作。这一次考察队便开始着手考虑建设自己的考察基地。
长城站的建设可谓十分艰难。南极地区的严寒和恶劣气候,加之当时物资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使得基地的选择和建设成为了一项严峻的挑战。
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和考虑,1984年11月20日,中国第14次南极考察队员们驾驶着雪地摩托车,经过长达500公里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了适宜建设基地的龙骏冰脉地区。同年11月29日,南极快报站长王树文指挥队员开始了基地的建设工作。
在筹备期的全面准备下,1984年12月18日,长城站正式开始建设。在随后的数月时间里,困难重重,却十分顽强地推进着站区的建设。
考察队员们修建房屋,铺设电缆,搭建迎宾厅,新闻中心,修建电气设备和深层井等。
同时,还进行了场址地质调查和生态环境监测,此外,环境气象观测站、牲畜饲养养殖场、卫生所、综合厂房、晾衣厅、通讯广播室,繁殖禽畜场及家畜养殖区等现代化设施也纷纷落成开放。
在1985年的“一号卫星春游”上,三个考察队员在难以熬的南极洲环境中吹奏旋律,以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爱和祝福。
1985年1月11日,长城站正式落成,成为我国在南极洲的第一个独立科考站。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开展南极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平台。
基地的功能特点
长城站的落成,让我国成为了仅次于美国、苏联之后,世界第三个拥有南极考察站的国家。该基地建成后,功不可没。它汇集了我国众多科研人才,同时具备了丰富的科研资源和行之有效的科研方法。
数十年来,长城站一直在为我国南极考察和研究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它的发展历程中,也形成了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 技术创新
长城站不仅致力于南极洲空间,生物学,环境气象,地质勘探,还对高纬度地区盖区域性、长时间随从新物理量、环境机制进行研究,并负责中国南极洲气象预报等。
因此,该考察站创新了多项班组,比如冰雪地形测量、古地磁、高空物理学、红外大气物理学等。新技术的引入,不仅使研究更准确,且有效地缩短了科研成果发布的周期。
2. 矢志科研
从1985年落成开始,长城站始终坚持“科学第一”的原则,不断寻求并提出科学问题,积极开展南极科学研究及开发,并不断扩大开展偏远高纬度地区的探险科学研究探索,为我国南极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3. 意识形态
长城站的存在,也让南极内外认识到了中国人民的形象和我国能力的所在。它成为了我们走向世界的象征,展示了中华民族这个大港贡献,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结语
我国南极考察基地长城站的落成是我国南极科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它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南极考察基地建设难题,并将南极科学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峰。
多年以来,长城站不仅在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也在科研精神、意识形态方面作出了表率。相信在未来,长城站还会为我国南极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加重要和积极的贡献。
本文分享的我国南极考察基地长城站什么时候落成的全面介绍了,希望给网友们带来一些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