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美食做法 >

东坡肉是哪里的菜系的名菜 特色菜东坡肉在明清才成为走红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14:52:54 来源:领啦网
导读:东坡肉是哪里的菜系的名菜,关于这个特色菜东坡肉在明清才成为走红和东坡肉是哪里的菜系的名菜的知识内容,一起跟随[领啦网]小编看看吧! 诞生于宋朝的“东坡肉”,为何在明清才成为走红?

东坡肉是哪里的菜系的名菜

关于这个特色菜东坡肉在明清才成为走红和东坡肉是哪里的菜系的名菜的知识内容,一起跟随[领啦网]小编看看吧!

诞生于宋朝的“东坡肉”,为何在明清才成为走红?

“东坡肉”属于浙菜系,是中国著名菜肴之一,其成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东坡肉选料很讲究,要选择皮猪肉为主要原料,猪肉要选择肥瘦相间的,先焯水定型后再切方块烹制,特点是使用绍兴黄酒为主要炖煮材料,小火长时间慢炖,味道才地道。

传说该菜由北宋大文豪苏轼所发明,除了酒肉一同烧制产生令人难忘的独特风味,同时也体现苏东坡任杭州太守时体恤民力、爱民如子的风范。

东坡肉是哪里的菜系的名菜

苏东坡的《猪肉颂》道:“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灶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从《猪肉颂》可得知,至少在苏东坡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时,猪繁殖很多、物美价廉,为平民百姓的生活必需品。

至于为何“贵者不肯吃”?是与北宋上层社会深受游牧民族文化影响,认为羊肉是尊贵的食材,且“东坡肉”肥瘦相兼,穷人喜食的原因在于肥肉多代表能摄取的能量大,符合劳动阶层的生理需求。

其实,这只不过是讹传,苏东坡喜食猪肉的形象,虽然在宋代已广为人知,但遍查宋代关于苏轼烹煮猪肉的文献记载,仅仅只有收录于《东坡续集》的《猪肉颂》。

所以真实的“东坡肉”与苏东坡无关,只不过是当时苏东坡仅仅发明了一种烹煮猪肉的方式而已。宋朝人并未以“东坡肉”来命名。

诞生于宋朝的“东坡肉”真正走红还是在明清时期,成为当时士大夫之间交际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或赠礼。

苏东坡死后500年后的明神宗万历年间,历史记载才出现了“东坡肉”。

东坡肉是哪里的菜系的名菜

在明代中叶后,社会上出现以人名来命名事物—“物带人号”的风气。据《万历野获编》的记载:

古来用物,至今犹系其人者,……其流传后世者,无如苏子瞻、秦会之二人为着,如胡床之有靠背者,名东坡椅;肉之大胾不割者,名东坡肉;帻之四面垫角者,名东坡巾。

然而,虽然当时已出现“东坡椅”、“东坡肉”、“东坡巾”等器物。

明代士大夫极为推崇苏东坡,出版了大量的苏东坡文集、诗集、全集或选集,可谓是数量空前。

原因其一是当时苏东坡所撰策论文章是准备科举考试的学习范文,从而助长了苏东坡文评选的大行其道;

其二是晚明“公安派”、“竟陵派”致力推广“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风,正好吻合了苏东坡的文章风格,所以苏东坡的地位迅速被推高。

到了清代,对苏东坡的崇拜更是无以复加,江南一带在每年腊月十九日要举办“寿苏会”,并在家中宴请名士与其门生故吏,在饮酒赋诗之余,一同享用祭祀苏东坡的供品“东坡肉”。

于是,“东坡肉”就在崇拜苏轼的文化气氛下,成为知识份子宴席上的美味佳肴,也是赠与友人的礼物。

东坡肉是哪里的菜系的名菜

不过,也有一些士大夫认为食“东坡肉”相当于吃苏轼之肉,极为不雅。

如:李渔感叹“噫!东坡何罪,而割其肉以实千古馋人之腹哉,甚矣,名士不可为”;王夫之更痛批:“乃至裁巾割肉,东坡巾、东坡肉,争庖人缝人之长,辱人贱行之,至此极乎。”

尽管他们不赞同“东坡肉”这种“物带人号”的食品,但社会上依旧将“东坡肉”与“眉公饼”、“萧美人点心”相提并论,鼎足齐名。

到了民国年间,还将“李鸿章杂碎”、“诸葛菜”(煮萝卜)与“东坡肉”并列为中国最著名的三大菜肴。

诞生于浙江杭州“东坡肉”,至今在苏轼的故乡益州路眉州(今四川省眉州市)、流放地儋州(今海南省)等地,有十多种各式各样的“东坡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东坡肉”也成为了招牌菜,并刻意附会、虚构苏轼修筑西湖提的品牌故事以吸引食客。

以上[领啦网]介绍的特色菜东坡肉在明清才成为走红以及东坡肉是哪里的菜系的名菜的具体介绍,供网友们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