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东晋名将桓温简介 东晋权臣桓温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2)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11:37 来源:领啦网
导读:东晋名将桓温简介,永和五年(349),后赵皇帝石虎病逝,北方陷入大乱,桓温见机会难得,于是上书请求北伐,但未能得到回复。 另外一边,总理朝政的会稽王司马昱为了

东晋名将桓温简介

东晋名将桓温简介

永和五年(349),后赵皇帝石虎病逝,北方陷入大乱,桓温见机会难得,于是上书请求北伐,但未能得到回复。

另外一边,总理朝政的会稽王司马昱为了钳制桓温而重用扬州刺史殷浩,以朝廷名义支持其北伐。

桓温见状,知道朝廷是想要通过扶持殷浩打压自己,便于永和七年(351)十二月直接率领五万大军顺长江而下,进军到了武昌。

很显然,桓温此次进军的目的地并非北方,而是东晋都城建康。

面对桓温的威胁,懦弱胆怯的殷浩直接打算弃官自保,而司马昱则赶忙亲自给桓温写信劝说,并以朝廷名义拜桓温为太尉。

桓温虽然拒绝了任命,但还是选择了撤军。桓温撤走后,殷浩率军北伐,但接连失利,白白消耗了大量粮草军械。

东晋名将桓温简介

永和十年(354),桓温上书弹劾殷浩,朝廷内部早就不满殷浩,于是同意了将其废为庶人。

自此之后,朝野内外再也没人能够撼动桓温的地位,连史书也感叹道:“内外大权一归温矣。”

没有了来自朝廷的掣肘,桓温终于可以安心北伐,他率领晋军攻入关中,当地遗民几乎都牵着牛、担着酒前来迎接,并激动地表示:“不图今日复见官军!”

可惜的是,由于粮草不足,桓温没能在关中站稳脚跟,还于撤军时遭到了前秦军队的追击。

两年后,桓温第二次北伐,一度收复洛阳,祭拜晋朝历代先帝的陵墓,但他撤军后此前收复的很多地方立刻再度失陷。

此后桓温又多次北上,但要么粮草无以为继,要么因朝廷对收复失地态度消极而没能有所成就。

对于桓温的北伐,《晋书》分析得十分清楚,那就是他想要通过战功积累声望,然后一举颠覆东晋政权,将其取而代之。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桓温未能真正取得北伐的重大胜利。因此,他干脆于太和六年(371)直接带兵入朝废黜司马奕,拥立了与自己颇有“交情”的会稽王司马昱为帝。

东晋名将桓温简介

此后的两年时间里,桓温不断尝试彻底夺取大权,但以王家王彪之、王坦之、谢家谢安为首的士族重臣竭力阻拦,终究没让他成功上位。

宁康元年(373),桓温病重去世,终年六十二岁。为表哀悼,朝廷追赠他为丞相,赐谥号“宣武”,并以西汉权臣霍光旧例将其安葬。

综上所述,对于东晋朝廷而言,桓温毫无疑问称得上是乱臣贼子,毕竟他带兵入朝、擅兴废立。

然而,对于整个东晋来说,桓温的出现让原本固步自封的国家呈现出了难得的朝气。

换种角度来说,相比于让东晋朝廷继续作为门阀士族统治和压榨底层百姓的工具,或许掌权期间对内改革吏治、抑制兼并、安抚百姓、提拔人才,对外积极收复失地的桓温上台后会带领整个国家走向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

本文分享的东晋权臣桓温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东晋名将桓温简介的具体内容,未经www.lingla.com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