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史书三国志的作者是谁 三国志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作者:大东 更新:2024-03-12 05:11:21 来源:领啦网
导读:史书三国志的作者是谁,你是不是想知道三国志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内容和史书三国志的作者是谁的小经验,一起跟随[领啦网]小编看看吧! 《三国志》是《魏书》《蜀书》《吴书》的合称,其中《

史书三国志的作者是谁

你是不是想知道三国志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内容和史书三国志的作者是谁的小经验,一起跟随[领啦网]小编看看吧!

史书三国志的作者是谁

《三国志》是《魏书》《蜀书》《吴书》的合称,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共65卷,记载了公元220年至公元280年期间的历史。

在写法上,《三国志》沿用了纪传体体例,将帝王的传记称“纪”,其他人的传记称“传”。在整个三国时代,真正做过皇帝的有十几位。

但《三国志》中只有曹操、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等6人的传记称为“纪”,这是因为《三国志》尊曹魏为正统,不承认刘备、孙权建立的政权,刘备、孙权以及他们继任者的传记只称“传”。

这个容易理解,陈寿虽出身于蜀汉,但后期在晋朝做官,晋朝是在曹魏禅让基础上建立的政权,所以晋朝官方只认可曹魏,而将蜀汉、孙吴视为非法。

有人以此批评陈寿没有历史学应有的原则,历史为(Z-Z)服务,不能坚持原则,在这一点上比不了以后出现的、尊蜀汉为正统的史书《汉晋春秋》。

史书三国志的作者是谁

其实这没有多少道理,既然存在“正统”问题且“正统”只能有一个,作为晋朝官员的陈寿就只能选择曹魏。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得很中肯:“以理而论,寿之谬万万无辞;以势而论,则凿齿帝汉顺而易,寿欲帝汉逆而难。”

陈寿是西晋官员,《汉晋春秋》的作者习凿齿是东晋官员,东晋南渡偏安,形势如蜀汉,正统观发生了改变,尊蜀汉为正统没有外部压力,以此争论《三国志》与《汉晋春秋》孰高孰低毫无意义。

虽然尊崇曹魏为正统,但陈寿并没有完全受此约束,而是最大程度地尊重了历史事实。

比如,从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的这60年间,事实上存在着3个政权并立的状态,陈寿是承认这种状况的,《三国志》书名的确立就是最好证明。

《三国志》的书名并非后人所加,《晋书》说陈寿“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

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清代学者朱彝尊就此评论说“寿独齐魏于吴、蜀,正其名曰《三国》,以明魏不得为正统”,也就是说,陈寿名里尊曹魏为正统,实际尊三者都为正统。

史书三国志的作者是谁

曹魏政权是在汉魏禅代基础上建立的,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代汉献帝刘协而自立,这是一件大事,相关劝进表、辞让诏书、文告等可谓汗牛充栋。

这类文书通常是正史所重点收录和保存的内容,但陈寿对此似乎视而不见,人们从裴松之为《三国志》作的注才看到了那些篇幅浩瀚的内容。

反观刘备称王汉中及后来武担山称帝,《三国志》对相关文字却有大篇幅的收录,从中似乎可以看出陈寿在正统观上的真实态度。

还有其它的例子,比如《三国志》中对刘备、孙权等人的称谓。

《三国志》中非帝王以外的普通人物传记,要么以姓名相称,如《诸葛亮传》《陆逊传》《周瑜鲁肃吕蒙传》,要么以各人姓氏联结相称。

如《程郭董蒋刘传》《王楼贺韦华传》,但《三国志》没有称刘备的传记为《刘备传》,称孙权的传记为《孙权传》。

在陈寿看来,刘备、孙权等人就是事实上的帝王,如果把他们的传记和普通人一样处理,无疑贬低了他们的地位。

但如果破例称他们的传记为“纪”,又难以得到官方认可,为此陈寿发明了一个说法,称他们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