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 古代谥号大全以及解释(3)
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
唐朝时谥号不仅仅是一两个字了,而且基本上没有贬义的了。唐朝在谥号里加了很多好的字眼。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这里面的文、武、大、广、孝都是非常好的字眼。唐玄宗李隆基,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谥号字数变得有点多了。
明清时期,皇帝谥号字数就更多了。朱元璋的谥号为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字数多的都有点不像话。
康熙帝玄烨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字数不比朱元璋的少。不知道要他们怎么想的,好像是一个字显示不出来他们的成就似的。
正因谥号有这样的变化,唐朝之后,大家不再用谥号称呼皇帝了,开始用庙号。毕竟每个皇帝都有庙号了,而且只有一个字,这样叫起来也容易点。而谥号的字太多了,一般人根本记不住。
最后看一下年号。年号的变化还是很特殊的,庙号和谥号可以说越来越乱,越来越不靠谱。但年号却是越来越规矩,越来越简单,因此后来的使用也逐渐普遍。
和庙号、谥号相比,年号出现的比较晚。年号在西汉年间出现,由汉武帝首创。年号从出现后,一直使用到现在。至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使用年号。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首创年号建元,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年号和庙号、谥号不同的是,这是君主活着的时候出现的,而且是君主自己取,并不是后世给取的。
一个君主可以拥有一个或者多个年号,这个并没有限制,主要是君主自己决定。年号的字数一般都是两个的,当然也有三个字或者四个字的,这种用的比较少。
看年号这个词,就知道是用来纪年的。年号出现之前,百姓都是用干支纪年法,比如甲子年、甲午年、己亥年等等。年号出现之后,百姓在生活中可以用年号纪年。
比如建元元年,建元二年,康熙五十年之类的。百姓是可以直呼皇帝的年号,这并不存在什么尊敬不尊敬。当然,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年号。
他们不会继续使用其他皇帝的年号。不过由于众多方面的限制,有时候皇帝起新年号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和之前皇帝重复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