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将军是哪位 伏波将军马援数次平定交趾
伏波将军是哪位
这些你了解吗?伏波将军马援数次平定交趾和伏波将军是哪位的相关经验,接下来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伏波将军马援:数次平定交趾,一根铜柱成为后来越南人长久的噩梦!
如果我们说起东汉的名将,可能大家印象里会出现投笔从戎的班超、燕然勒功的窦宪以及帮助汉光武帝刘秀重造汉室的“云台二十八将”等等。
而我们今天要谈到的这位名将,他在军事上的成就一点也不弱于前面这些战功赫赫的将领们,而他多次征服交趾地区也让他至今依然是越南人的噩梦。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将领的故事,他就是东汉初期的名将——伏波将军马援。
一、名门之后,志存高远
马援家如果往上追溯的话,其实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马服君赵奢上,作为赵奢的后裔原本他们家的本姓是马服氏,结果后来就逐渐简化成了马姓。
马援的曾祖父在汉武帝时期曾经担任过大臣,但由于其兄长卷入了巫蛊之乱,导致其宗族被诛连,而幸好马援的祖父逃过一劫,后来到了汉宣帝时期马援的祖父又被任用。
马援的父亲虽然官至玄武司马,但在马援十二岁时就去世了。马援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年龄最小,但志向却非常高远,所以他对于诗篇和文章之类的东西并不感冒,而是想要到边境去耕作和放牧。
马援想要的耕作放牧在我们看起来似乎算不上什么远大志向,但马援后来却用行动证明了他的想法。
马援在当督邮时,因为押送囚犯但却对囚犯怀有同情,所以放掉了囚犯,而自己则逃到了北地郡去。
遇上大赦天下后,马援恢复了自由,而他也终于完成了他在边境耕作放牧的想法,马援本人在耕作和放牧上非常有心得,能够因地制宜,并且还有自己独特的方法,结果收获非常丰盛。
当时马援的财富已经达到牛、羊、马几千头,谷物则拥有数万斛。
不过马援却并不看重这财富,而是全将其拿来救济他人,自己则过得很清贫的日子。
不过这也使得很多人前来投奔他,久而久之他手下居然有了几百户人家,这些人都听他的指挥,受他差遣,而马援则带着他们放牧和耕作。
他在耕作放牧之余也不曾遗忘自己的志向,时刻提醒自己,也告诉宾客,表示“丈夫之志,穷且益坚,老当益壮。”(这句话也成为这两个词语的出处)
二、先投隗嚣,后随光武。
马援真正开始他的戎马一生的传奇是在王莽篡位后的新朝末年,当时的局势非常动荡,王莽的堂弟王林当时向天下广泛征召豪杰英才,而马援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推荐给了王莽。王莽给他封了个新城大尹。
结果没想到王莽的政权很快就倒台了,马援不得不逃到凉州避难。
新朝灭亡不久后,汉光武帝刘秀也在河北建立了东汉政权,他的哥哥马员直接前往了洛阳投奔汉光武帝,而马援则依然留在凉州。
此时隗嚣在陇右地区建立新的割据政权,马援非常受到隗嚣的器重,不仅被任命为绥德将军,还能够参与到隗嚣政权的决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