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哪边是上联哪边是下联 先贴左边还是先贴右边
贴春联哪边是上联哪边是下联
为网友们解答先贴左边还是先贴右边和贴春联哪边是上联哪边是下联方面的经验,具体内容如下:
春联是从左往右贴,还是从右往左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古人对待新年的仪式感要比现代人强很多,而且现如今我们很多新年的习俗都是从古人那演化流传过来的。比如“爆竹声中一岁除”中的爆竹,爆竹一响,辞旧迎新。
可是,古人的爆竹并不是烟花和鞭炮,而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然后就会有竹节爆裂的声音,噼啪作响,可以用来驱鬼除邪。
这也是我们现在放鞭炮习俗的由来。
在白居易的《夜雪》中也有这样一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就是说大雪纷纷降落在竹林里,竹子不堪雪重,传来了噼噼啪啪的折断声。
有幸听过竹节爆裂声的小伙伴应该就知道,这是一幅写实的场景,因为竹节声要比鞭炮更清脆悦耳。
这些来自自然,来自世间天生地养的灵气中的智慧,让古人的节日变得浪漫,变得更加诗情画意。
而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又是我们当代春节的另外一个习俗——贴春联。
在古代,桃符就是人们在正月初一的时候在桃木板上写下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
起初,人们是打算用来驱邪,避祸,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百病全消,而后演变成了一种固定的仪式,也作春联。
那么说起春联,这里面的讲究就多了,如果贴错了,不仅起不到祈福的作用,还容易引起误会,闹出大笑话。
一、春联的起源
上文我们借由《元日》一诗告诉了大家,春联的前身就是桃符。
那么桃符最早的记载见于《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
“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桃符就一直流传着,直到五代十国期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桃符从原来的刻画人物,开始有了对仗工整的诗句,这就是古代的第一副春联的诞生。
不过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也有说是辛寅逊或孟昶的儿子孟喆所撰。
春联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向往和憧憬,也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贴春联的讲究
1、贴春联的顺序
春联一般都是对仗工整的句子,无论是七言,还是五言,亦或是史上最短的二字春联,都讲究的是一个合辙押韵。也就是说贴春联要看对仗的韵脚。
区分平仄比较好记忆的就是,现代汉语中的一声二声为平,三四声则为仄声。在古代汉语平仄区分就相对复杂。古汉语的仄声中多了一个入声。
因此,区分对联的左右顺序,要看上联下联的韵律是仄起还是平起。
一般来说,上联和下联的相对一定是上联如果是仄声收尾,那么下联一定是平声收尾,反之亦然。
古人贴春联就是要遵循“仄右平左”的规矩,仄声收尾的作为上联贴在右边,而平声收尾的作为下联贴在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