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夷简是好是坏人 正史为何对吕夷简没有负面评价
吕夷简是好是坏人
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正史为何对吕夷简没有负面评价和吕夷简是好是坏人方面的讲解,继续往下看吧!
吕夷简先后辅佐真宗仁宗两朝皇帝,正史为何对他没有负面评价?
吕夷简是淮南郡寿县(今安徽省凤台县)人,太子太师吕蒙正之侄,大理寺丞吕蒙亨之子,本人是北宋杰出的(Z-Z)家和名相。
(一)临危受命担重任
1022年宋真宗因病去世,年幼的宋仁宗继位,由刘太后执掌朝政。刘太后德不配位,不懂朝廷事务且又性格刚愎,作为丞相的吕夷简既要殚精竭虑处理好纷繁的政务,在关系到国家的大事上寸步不离,且又要顾及到刘太后的颜面。
刘太后却时常感到不高兴,恨不得立刻罢了吕简夷的官。遇到这种情况,吕夷简不急不躁,给她详细说明,再三表明自己的看法。迫使刘太后同意按正确的意见办。
庆历二年(1042年)契丹集结重兵,准备大举入侵南宋,消息传到京城,一些人认为国家军事力量薄弱,完全抵挡不住契丹的进攻,最好把京城迁到洛阳。
吕夷简认为。如果把京城迁到洛阳,契丹军队顺利的渡过黄河,那我们就根本抵挡不住乘胜进军的契丹军队了。他建议宋仁宗御驾亲征,这样才能威慑敌人,振奋全国军民抗敌的决心和信心。宋仁宗采纳了他的意见,最终契丹南侵的阴谋破产。
吕夷简勤政谋政的最大功劳,按一些史料上的说法,培养出了宋仁宗——宋朝中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二)国事为重处关系
若论在宋朝以后的名声,让大家所熟悉的是范仲淹而不是吕夷简。但是在那个时代,吕夷简的名声硬是要比范仲淹大得多。
据有关史料载,北宋共有宰相71人,担任宰相的时间,赵普最长,吕夷简次之,吕夷简前后执政的时间长达13年。范仲淹的最高职务,是担任地位相当于副相的参政知事。
吕夷简和范仲淹两人的关系是对待私人关系的典范。总的来说因为一些政见上的不同,有针锋相对的时候;也有形成了共识,能够冰释前嫌的时候。简而言之。都是从国家大事出发,不存在任何个人恩怨。
吕夷简和范仲淹最开先对着干,是宋仁宗废除皇后郭氏一事。宋仁宗皇后郭氏是个大大的醋坛子,嫉妒成性。
她十分忌恨宋仁宗宠爱的妃子尚美人,某天越想越有气,就去找尚美人算账。宋仁宗本来对皇后郭氏就不太满意,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去阻挡。
正好遇到郭氏甩开巴掌打尚美人,无巧不成书有书才有故事哦,那一巴掌恰好打在了宋仁宗脸上。虽然是无意中打的,但打却成为了事实。
在封建社会,皇帝是真龙天子哟,谁敢做这大逆不道的事?宋仁宗脸上实在挂不住了,打算废掉皇后郭氏。立废皇后是件大事,虽然最终由皇帝决定,按程序事前也须由朝臣们议一议。
在廷议中,品夷简认为,以郭氏的人品和性格,不足以胜任皇后母仪天下。范仲淹则认为皇后是终身制,不能说废就废。
吕范两人持不同的意见,在廷议中针锋相对。凡事向灯的有,向火的也有,朝臣们一些同意这看法,一些支持那意见,形成了事实上的党争。吕夷简气愤不过,上奏弹劾范仲淹,宋仁宗将范仲淹贬职逐出朝廷。
宋朝实行的是重文轻武政策,军队战斗力不强,边境很不太平。有一次西夏军队大规模侵犯宋朝边境,朝廷前后选了好几位将军领兵前去抵抗,结果都失败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