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后人对李鸿章的历史评价 为何对其总结总是毁誉参半(3)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16:24 来源:领啦网
导读:后人对李鸿章的历史评价,无论是军事还是商业李鸿章都十分重视,包括派学生出去留学,李鸿章为了这次的洋务运动可以说是呕心沥血,那么洋务运动为何在当时被读书人骂的一文

后人对李鸿章的历史评价

后人对李鸿章的历史评价

无论是军事还是商业李鸿章都十分重视,包括派学生出去留学,李鸿章为了这次的洋务运动可以说是呕心沥血,那么洋务运动为何在当时被读书人骂的一文不值呢?大家来看当年李鸿章给朝廷上的这份奏折。

后人对李鸿章的历史评价

上面清楚的说到当时的人认为学习别的国家的技术与外国打交道是一种耻辱,可想而知当时的清王朝故步自封到了何种地步,李鸿章认为百姓们有这种的想法的原因是因为朝廷。

如果朝廷不下大力度整治这种风气,一个这么大的国家没有自强的手段,早晚有一天会被覆灭。李鸿章比任何人都看的清楚,国不强,必不长所以李鸿章几乎将自己一生的重心都放在了洋务运动上,这时的李鸿章还只知道军事强国,还不知有外交。

后人对李鸿章的历史评价

弱国无外交

李鸿章在开始处理外交,与各国打交道之际,正是清朝最弱的时候,各国都想趁机捞点好处,这个时候无论是谁都不好坐上外交这把椅子。

第一个坐上这把椅子的是曾国藩,但是民众排外情绪高昂,发生了天津民众杀传教士,放火烧毁法国领事馆的事情,那时的曾国藩刚刚消灭捻军,各种事情应接不暇,糊弄是绝对糊弄不过去。

曾国藩下令镇压天津民众,杀死八人,将20多人下狱,但是法国领事馆依然咄咄逼人,声称必须要赔偿巨款,还要处死天津知府,曾国藩不堪重负,全国百姓痛骂曾国藩为卖国贼。

声称必须处死曾国藩的奏折一封又一封的递给了朝廷,通商大臣不得已将曾国藩罢免,而朝廷能接任这个位子的只有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