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束发豆蔻加冠分别代表什么年龄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2)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16:13 来源:领啦网
导读:束发豆蔻加冠分别代表什么年龄,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孙绰《碧玉歌》 20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

束发豆蔻加冠分别代表什么年龄

束发豆蔻加冠分别代表什么年龄

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孙绰《碧玉歌》

20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用于女子。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24岁

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24岁。花信:开花时期,花期。借此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30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男子)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因以“始室”指30岁。

40岁

不惑:四十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活到这个岁数,应该能很好的控制情绪的变化,遇事能明辨不疑。

束发豆蔻加冠分别代表什么年龄

50岁

知天命:五十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后人因以“知天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60岁

耳顺:六十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是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

花甲: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天干地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耆【qí】: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

61岁

还历寿:61岁的寿辰。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还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

从心之年:指70岁。语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七十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因用悬车之年指七十岁。

77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

耋【dié】:古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耄【mào】:八十至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88岁

米寿:八十八岁的雅称。因“米”字拆开,其上下各是八,中间是十,可读成八十八,故名。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束发豆蔻加冠分别代表什么年龄

90岁

鲐【tái】背之年:古人九十岁的别称,鲐背泛指长寿老人。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99岁

白寿:九十九岁的雅称。因百字去年上边的“一”是“白”,“百”数去一为九十九,故雅称九十九岁为“白寿”。

100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上寿:养生学术语。谓最高的年寿。《左传·昭公三年》孔颖达疏:上寿百年以上,中寿九十以上,下寿八十以上。《庄子·盗跖》则有“人上寿百岁”的说法。

108岁

茶寿:是108岁的一种说法。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在一起就是108岁。

140岁

双稀、双庆:古稀指70岁,因此又称是70岁的两倍——140岁。双庆也指140岁。

不论你年方几何,愿你走出半生,归来还是少年。

以上「领啦网」带来的古人对年龄的称谓及其束发豆蔻加冠分别代表什么年龄的全文内容,希望对网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