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谁的计策 三国时期曹操采取的(Z-Z)策略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15:44 来源:领啦网
导读: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谁的计策,领啦网小编为你介绍三国时期曹操采取的(Z-Z)策略和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谁的计策的介绍,接下来分享详细内容。 三国最厉害的一招计谋: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谁想出来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谁的计策

领啦网小编为你介绍三国时期曹操采取的(Z-Z)策略和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谁的计策的介绍,接下来分享详细内容。

三国最厉害的一招计谋: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谁想出来的主意?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三国时期曹操采取的一项(Z-Z)策略。公元196年,曹操迎立汉献帝刘协,并开始以皇帝的名义对天下诸侯发号施令。

一方面,他可以对诸侯进行名正言顺的赏罚和征讨;另一方面,他还能够以朝廷的名义招揽天下人才。正因为这种策略,所以曹操的势力才能够迅速的崛起,成为了统一北方的霸主。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谁的计策

可以说,“挟天子以令诸侯”绝对是三国时代最成功的战略决策之一。可是,这么厉害的一招计策,到底是曹操手下的哪一位谋士提出来的呢?

说起曹操的谋士,我们一般最先会想到郭嘉、荀彧、贾诩、程昱等人。

但其实,为曹操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策略的并不是他们,而是一个我们都不太熟悉,甚至有些毫不起眼的小人物,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毛玠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谁的计策

毛玠是谁?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名字或许有点陌生,甚至在《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中还把他拍成了一个武将的形象。但实际上,毛玠根本不是武将,而是曹操手下一位比较重要的谋士。只不过,曹操手下谋臣如云,星光璀璨,相比较之下,毛玠的存在感相对低了一点。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早在初平三年(192年),毛玠就跟随了曹操。当时的曹操只占据了区区一个兖州,其官职也不过只是个小小的兖州牧。而此时,毛玠就已经清晰的洞察了天下局势的发展,并向曹操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

这条建议被收录在《三国志.毛玠传》中,他的原话是这样的:

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现如今天下分裂,皇帝四处逃亡,老百姓都流离失所,这种情况很难维持太久。如果想要起兵谋事,就应当迎奉和拥戴天子,然后以天子的名义来号令其他不肯臣服的诸侯,囤积军粮,储蓄军资,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王侯霸业。

听完毛玠的建议后,曹操感觉非常高兴,并虚心恭敬地接纳了这个建议,同时还任命毛玠担任他的幕府功曹。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谁的计策

不过,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毛玠的这句话中用到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和我们所讲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说法并不完全相同,那么,这两种说法到底有没有区别呢?

其实,所谓“奉”,就是供奉、迎奉的意思,把天子供养起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然后以此来制约各路不臣服的诸侯,和“挟天子以令诸侯”本质上是一个概念。

只不过,“挟”这个字带有要挟、挟持的含义,其实是一个贬义词。主要是因为后来曹操变成了一个把持朝政的权臣,人们为了贬低他,所以更加流行这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