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是哪四位诗人 初唐四杰各自的人生命运简介
初唐四杰是哪四位诗人
今天带来的生活小经验初唐四杰各自的人生命运简介和初唐四杰是哪四位诗人的介绍,接下来领啦网小编为大家介绍。
命运多舛的“初唐四杰”:两个溺水而死,一个被杀,只一人善终。
唐朝初年,文坛随着天下局势的稳定而日渐恢复繁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无疑就是被合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了。
尽管在不同人看来,这四人的排列顺序各有不同,但他们的才华都可谓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可,其中尤其以创作《滕王阁序》的王勃和相传七岁就作《咏鹅》一诗的骆宾王最为今人所熟知。
然而,虽然个个都堪称才华横溢,但初唐四杰也都拥有相当坎坷曲折的命运——他们当中两个溺水而亡,一个被杀,竟然只有一人得到了善终。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洪州都督阎伯玙为庆贺滕王阁重修完成而大宴宾客,席间正巧途经南昌,便应邀参会的王勃一气呵成写就了传世名篇《滕王阁序》。
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句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实际上,王勃过人的天赋早在其幼年时期就已经展露无遗,他九岁时就曾为著名学者颜师古所作的《汉书注》指摘错漏之处,写成十卷《指瑕》。
十六岁时,王勃幽素科试及第,被封为朝散郎,后前往沛王府担任修撰,深受沛王李贤的喜爱。
一次沛王与英王斗鸡时,王勃戏作了一篇《檄英王鸡文》助兴,唐高宗得知后却认为他既没有尽到督促沛王的责任,还有挑拨兄弟之间关系之嫌,于是下诏将其逐出了长安。
离开长安后的王勃在虢州当上了参军,但因为私自(S)害官奴而被判死罪,所幸遇到大赦才免于一死。
相比于自己受罚,更让王勃难受的是他的父亲受到其牵连而被贬到了偏远的交趾,也就是今天的越南河内西北部一带担任县令。
正是为了探望父亲,他才会一路南下并途经南昌。上元三年(676),王勃在从交趾返程的途中不慎落水,最终惊悸而死。
与王勃同为溺亡的还有卢照邻,他生于隋唐时期豪门范阳卢氏,十岁时就前往江南跟随名师学习。学成之后,他前往长安求仕,并得到了朝中重臣来济的赏识。
后来,他被唐高宗的叔叔邓王李元裕奉为宾客,甚至被其称赞道:“此吾之相如。”
追随邓王长达十年后,卢照邻被任命为益州新都尉,他在蜀地一待就是五年,随后前往了洛阳。
在洛阳,卢照邻因为作品中有一句“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遭到了权臣武三思的厌恶,甚至因此被关进了大牢。
被友人救出后,卢照邻染上了风疾,因为重病缠身,他甚至提前为自己造好了坟墓,每晚睡在其中。最终,因为不堪病痛折磨,卢照邻投颍水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