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属于哪个时期的文化 仰韶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源头(2)
仰韶文化属于哪个时期的文化
多学科研究表明,大致在仰韶文化半坡阶段旱作农业经济成熟起来,形成了固定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家畜饲养模式,并在庙底沟阶段,伴随着彩陶迅速向周边地区扩张。可以说,仰韶文化奠定了中国传统旱作农业的基础,也是华夏文明起源的重要经济基础。
仰韶文化时期的农业的发达,主要表现在仰韶文化的农业定居村落发现多,面积大,内涵丰富,出土的农业劳动生产工具以及与农业生活相适应的用具相当多,并且还有不少农作物遗存发现。
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与农业生活相适应的生活用具,无论是数量和种类都相当多。用于砍伐林木、开垦耕地的农具,主要有石斧、石铲、石锄等生产工具。
与农业生活相适应的陶质器皿出土数量更多,种类包括鼎、釜、灶、罐、碗、盆、等炊具、饮食器、水器和容器四大类。
新的考古发现已经证实,仰韶文化时期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和彩陶的地方,也是原生的农业起源地之一,而且有两大自发的农业系统——大米和小米(包括黍和粟)农作在南北并行发展,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农作物遗存,有粟、黍、高粱等,还发现有蔬菜作物种子。在西安半坡遗址中,就发现有粟和菜种遗存;姜寨遗址则发现有粟和黍两类粮食作物遗存;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则发现有高粱遗存,这说明了在大量种植谷物以外,当时的先民也开始栽培蔬菜。
仰韶先民们收割农作物的的工具,主要有石刀和陶刀,刀为长方形,形体较小,一般两侧带缺口,可用绳索固定在掌中使用。谷物加工工具有石磨盘、魔棒等。
在仰韶遗址出土的各类生产工具表明,当时的社会已经具备基本的农耕和畜牧的条件,表明已由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经济跃进到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
仰韶文化时期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转变,即从母系社会转向父系社会。随着农业的发展,男子逐渐从渔猎活动转入农牧业生产领域,男人的体力更适合耕作,成了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从而取得权力,母系社会开始进入父系社会。
因此,仰韶文化时期农业的发展、生产工具以及社会结构的转变,为中国农耕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上述的关于仰韶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源头和仰韶文化属于哪个时期的文化的方法介绍,大家作为一个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