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魏国灭蜀国时谁是国君 刘禅投降后司马昭为什么放弃杀他(2)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14:59 来源:领啦网
导读:魏国灭蜀国时谁是国君,刘禅收下这座府邸的同时,给府邸取了一个名字,并将这个名字刻在了一个牌匾上。这个名字一共有3个字:中山寨。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司马昭在看到“

魏国灭蜀国时谁是国君

魏国灭蜀国时谁是国君

刘禅收下这座府邸的同时,给府邸取了一个名字,并将这个名字刻在了一个牌匾上。这个名字一共有3个字:中山寨。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司马昭在看到“中山寨”后会心一笑,让刘禅在魏国安安乐乐地做了一辈子的“安乐县公”。

司马昭手下的部将十分不解,为什么司马昭会因为一个府邸的名字被刻在牌匾上就彻底信任了刘禅不存在复国的心思。

为了给手下人解惑,司马昭告诉他们:倒着读。

原来,“中山寨”三个字倒着读可以被解释为“在山中”。司马昭认为,这是刘禅在向自己传递刘禅意图归隐山林的决心。

魏国灭蜀国时谁是国君

在司马昭看来,既然刘禅主动求和,用隐喻的方式告知了隐退的想法,司马昭也不用赶尽杀绝。

毕竟留刘禅一命,既彰显了魏国政权的大国气度,又能利用刘禅的存活俘获蜀国旧臣的忠心,一举两得。

公元271年,司马昭建立西晋7年后,刘禅去世。刘禅这一生在洛阳当“安乐县公”共平安度过8年,享年65岁。

二、刘禅主动投降象征着蜀国的覆灭

其实,刘禅是主动投降的。在刘禅打开城门的时候,魏国的军队并没有攻克蜀国的都城——成都。

魏国灭蜀国时谁是国君

刘禅为什么投降呢?

有一种说法是,刘禅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君主,他打开城门投降是因为怕死,所以放弃抵抗。这种说法把刘禅比喻为“扶不起的阿斗”。

阿斗是刘禅的小名。这个小名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

传说,在刘备的原配夫人怀孕的时候曾经梦到过吞食北斗七星的景象,所以在她生下刘禅后将孩子的小名叫做阿斗。

原本将孩子比喻为北斗七星,是为了让这个孩子顶天立地,成为启明星一样的明君,讽刺的是“阿斗”最后成为了懦弱无能之辈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