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历史文化介绍 剪纸的历史由来及发展历程简介(2)
导读:剪纸历史文化介绍,唐朝时期 到了唐代,民间延续前朝春日剪纸风俗,这就促使剪纸艺术开始进入大发展。从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文物可看出,那时人们的剪纸技艺已经
剪纸历史文化介绍
唐朝时期
到了唐代,民间延续前朝春日剪纸风俗,这就促使剪纸艺术开始进入大发展。从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文物可看出,那时人们的剪纸技艺已经具有一定水平了,剪纸画面构图完整,细腻精致。
此外,唐代时期,人们还利用剪纸做印花板,将厚纸雕刻制作漏版印花板,然后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打造出美丽的图案。
宋朝时期
在宋代,造纸业愈加成熟,这为剪纸的普及应用提供了条件。当时也出现了专门以剪纸为生的手工艺者。宋代人利用剪纸作陶瓷花样,即为“剪纸贴花”,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精美。
民间借鉴剪纸形式,用动物皮制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而宋代出现的刮浆印花,其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技法,有阴阳刻之分,长线要割断,以点分虛实。
元朝时期
元代民间出现了在阴雨天气在屋檐下悬挂“扫晴娘”剪纸的习俗,《陔余丛考》:“吴俗,久雨后,闺阁中有剪纸为女形,手持一帚,悬檐下,以祈晴,谓之扫晴娘。”现今,国内许多地区还保留着这种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