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份 中韩端午节之争(2)
导读:端午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份,当然有些区别:在中国一些地方所祭祀的是龙王,但是大多数地方祭祀的就是人,比如说屈原。但是在韩国他们所祭祀的是山神,还会举办一些祭祀山神的
端午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份
当然有些区别:在中国一些地方所祭祀的是龙王,但是大多数地方祭祀的就是人,比如说屈原。但是在韩国他们所祭祀的是山神,还会举办一些祭祀山神的活动,相对比较隆重庄严。
在2009年,我们中国的端午节申遗成功,正是因民族及地域文化不同带来的小差异,让我们申遗侥幸成功。
说实在的,韩国人的确对于传统节日相当重视。就在当他们将端午祭申遗成功的时代,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却正逐渐被冷落,很多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端午节的来历。
三、中国端午节的相关小知识
我们中国人的端午节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与下面有关:
1、中国端午节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端阳节、重午节、女儿节、龙舟节、菖蒲节、龙日节、天中节、粽子节、五月节、午日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20多个!说明统治者没有很好的管理,任由民间自生自长。
2、为何在端午节驱五毒?在古代,五月被认为是“毒月”。这时候天气越来越热,雨水增多,人们很容易生病,自然界的许多昆虫也都出来活动。民间将五月初五定为驱赶瘟疫毒虫的日子。
“五毒”分别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其实,把这五种动物合称为“五毒”,是古人的一种误解,因为壁虎无毒,却被认为是剧毒动物。就是要提醒人们注意防病。
以上『领啦网』带来的中韩端午节之争和端午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份的详细介绍,您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