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刘禅昏庸为什么没人篡位 诸葛亮为什么不废掉刘禅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08:27 来源:领啦网
导读:刘禅昏庸为什么没人篡位,文章摘要:诸葛亮为什么不废掉刘禅和刘禅昏庸为什么没人篡位的相关内容,接下来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刘禅是权力游戏的高级玩家。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以纯熟的手法一

刘禅昏庸为什么没人篡位

文章摘要:诸葛亮为什么不废掉刘禅和刘禅昏庸为什么没人篡位的相关内容,接下来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刘禅是权力游戏的高级玩家。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以纯熟的手法一步步将权力稳稳当当地收归了自己,并一直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直到亡国。

平稳过渡,重用且限制蒋琬

刘禅昏庸为什么没人篡位

诸葛亮时期,“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的丞相府成了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因此,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前,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可能到来的平稳过度做了安排。

一方面,诸葛亮秘奏后主:如果我有意外,蒋琬可以接替我。

另一方面,诸葛亮出征前,以蒋琬为留府长史。也就是让蒋琬留在丞相府处理政务,大事还是要由诸葛亮裁决,但一般事务蒋琬都可以处置。

因此,当诸葛亮去世时,蒋琬仍在丞相府主持工作,丞相府仍能保持运转,过度比较平稳。

为了保持平稳过度,刘禅自然要继续蒋琬接替诸葛亮。

于是,刘禅让蒋琬担任尚书令,“总统国事”。

尚书令,地位不高,在三公之下。东汉时,天子为加强皇权,“政归台阁”,尚书令成为仅对天子负责的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

所以,刘备去世前,让尚书令李严与诸葛亮一起辅政。只不过,在诸葛亮的安排下,长期驻扎在外地的李严根本难以获得实际权力。

如今,让蒋琬以尚书令的身份“总统国事”,算是回归到东汉“政归台阁”的局面吧!

然而,蒋琬这个“总统国事”是打了折扣的,与当初诸葛亮不可同日而语。

在让蒋琬担任尚书令,“总统国事”前,刘禅先做了另一个动作:升左将军、国舅吴懿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

假节督汉中,意义非凡。

刘备时期,刘备自己掌大军于成都,以魏延率领不多的兵力在汉中防御。

诸葛亮时期,锐意北伐,国防体系为“靠前部署”,大军驻屯于汉中。这一局面,直到蒋琬执政后期才改变(大军退驻涪,王平率3万人驻扎汉中)。

因此,车骑将军吴懿假节督汉中,事实上就掌握了大部分军队的统率权。

刘禅昏庸为什么没人篡位

随即,刘禅又做了另外一个举动:升蒋琬为大将军,录尚书事。蒋琬此前的尚书令之职,由费祎接替。

如此,蜀汉朝廷的权力格局为:蒋琬为大将军,“总统国事”,但大量军队由吴懿统领,而尚书令费祎则处理大部分政务。

蒋琬、费祎、吴懿,彼此间有上下之分,但仍互为掣肘。

只不过,当时蜀汉群臣都比较团结,彼此各司其职,没有出现明显的争斗。

但是,诸葛亮这样大权在握的人物,从此不再有了。

明升暗降,夺回权力

237年,吴懿去世,平衡的局面一度被打破。

刘禅旋即开始第二波操作。

刘禅升蒋琬为大司马,让他开府治事。

看起来,蒋琬距离诸葛亮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刘禅同时又下达了一份不容拒绝的诏书:魏国大兴土木,对辽东用兵,民怨载道,可能会出大问题,蒋琬立刻进驻汉中,准备待机北伐!

蒋琬去了汉中。

看起来,蒋琬是掌控了汉中的军队,但蒋琬毕竟在军队中没有根基,虽在汉中领军,却缺乏足够掌握力。

另一方面,由于蒋琬远赴汉中,虽录尚书事,但更多的政务已经由尚书令费祎所处置了。

由一件事情,可以看出蒋琬当时地位的尴尬。

刘禅昏庸为什么没人篡位

蒋琬认为诸葛亮北伐屡屡无功,是因为每次翻越秦岭,补给运输困难。因此,蒋琬决心改走水路,沿沔水下上庸等地,再攻襄阳等地。

朝廷认为不靠谱,便让费祎、姜维前去劝阻。

蒋琬被迫放弃其想法,并上奏天子,改变军事路线:我与费祎商议过了,还是出兵西北!以姜维为凉州刺史,先攻西北,我退驻到涪,为后路。

蒋琬退到涪的第二个月,费祎成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大司马,总管武事;大将军,统全国的军队。大司马位在大将军之上,但毫无疑问,已受大将军分权。“祎当国功名,可比蒋琬”。两人在各方面都已非常接近。

可以说,到此时,蒋琬虽“总统国事”,但刘禅已经能够通过费祎、姜维限制蒋琬,并决定大政了。

当然,还是要强调:当时蜀汉领导层基本上保持了团结,彼此主要以商议方式展开合作,没有发生过分的明争暗斗。

琬卒,禅乃自摄国事。——裴注《三国志.后主传》引《魏略》。

蒋琬去世后,连名义上的“总统国事”之人都没有了。

微妙的平衡

蒋琬去世后,大将军费祎成为群臣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