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姜维去守街亭 三国中马谡在街亭败给了谁(2)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08:26 来源:领啦网
导读: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姜维去守街亭,也就是说,诸葛亮在祁山方向的兵力是多于魏军的。 而马谡“统大众在前”,带去了相当部分的兵力,其兵力应当是至少不存在太大劣势的。 街亭,不论

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姜维去守街亭

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姜维去守街亭

也就是说,诸葛亮在祁山方向的兵力是多于魏军的。

而马谡“统大众在前”,带去了相当部分的兵力,其兵力应当是至少不存在太大劣势的。

街亭,不论有没有旧城,山高不高,其本质都是山谷、狭路作战,这个地形是有利于蜀军的。

所以,诸葛亮认为:蜀军兵力不占劣势,地形有利,即便不能战而胜之,阻击张郃还是有相当把握的。

在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中,对“将”与“制”的关系有自己的看法。

诸葛亮曾表示: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因此,即便马谡缺乏实战经验,能够依“制”而行,至少可以不败,完成阻击任务。

久在诸葛亮军中为参军,马谡对“制”还是相当熟悉的,而且,诸葛亮也做了“节度”(安排),确保马谡完成阻击任务。

当然,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马谡“违亮节度”,根据自己不多的军事经验调整了诸葛亮的部署,结果被老道的张郃抓住漏洞,切断水源,一败涂地。

值得注意的是:马谡败后,蜀军聚集在王平军中,在王平的节度下,顺利退军。

也就是说:蜀军确实是“有制之兵”,只要蜀军发挥正常的战斗力,是可以抗击魏军的。

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姜维去守街亭

所以,街亭之战,不是蜀兵不如魏兵,而是马谡不如张郃。

有制之兵在无能之将变成无制之军,一败涂地,又在有能之将王平的率领下,变成有制之兵,但是···胜负已分!

诸葛亮的反思

战后,诸葛亮给后主上表,总结教训。

他认为,此次失利,直接原因是: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

也就是说,诸葛亮坚持认为:马谡失败的原因是“违命”,不遵其节度。

而诸葛亮归结的深层原因是:用人不当!一意孤行!

其后,诸葛亮反思:兵多于贼不能取胜,其病不在兵少,在于一人耳!

此后,诸葛亮“布所失于天下”,公开反省自己的错误。考微劳,甄壮烈,厉兵讲武,选择将领,操练军队,以强其军。

其后,蜀军的战斗力逐渐得到了较大提高。

三次北伐收复武都、阴平是;四次北伐在卤城大败司马懿,射杀张郃···

此后的交战中,“为贼所破”的情况很少出现,反而是能在正面交锋中战而胜之。

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安慰吧!

只是···其代价是错过了最好,也可能是唯一一次“断关陇之臂”的战机。

即便诸葛亮此后战力提高,但像第一次北伐时这种机会一去不返了。

诸葛亮“违众拔谡”,其过失是毫无疑问的,连他自己都“布所失于天下”,后人更不必为之辩论了。

其失误的原因,一则是出于私心,对缺乏经验的马谡给予了不适当的期望,二则是出于自己对战局的错误判断,低估了张郃的将略和魏军的实力。

尽管他后来进行了总结、反省,提高了蜀军的战斗力,但其错过了唯一的机遇,从此注定“壮志难酬”,得不偿失。

上述分享的三国中马谡在街亭败给了谁跟诸葛亮为什么不派姜维去守街亭的全面方法讲解,希望起一个抛砖引玉能解决您生活中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