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定军山不发兵救夏侯渊 为什么不支援夏侯渊(2)
曹操定军山不发兵救夏侯渊
曹洪、曹真、曹休,在下辩之战中取胜,斩杀吴兰,张飞、马超被迫退兵。
徐晃在马鸣阁道大败陈式。
张郃在广石与刘备激战,刘备战不下。
因此,至少在218年九月之前,汉中并没有太大忧虑。
如此,曹操只在许昌治军,安心做好准备即可,不必立刻前往汉中。
突发事件
然而,刘备取汉中的决心是极为强烈的。
为了加强汉中战场的力量,刘备动员西川的人力、物力,不惜“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其征发力度连后来的“鹰派”诸葛亮都感觉犹豫了。
得到增援后,刘备在汉中的力量已经占据优势。
见此,曹操唯恐有失,九月,曹操率军抵达长安,决心亲自击败刘备。
可以说,曹操的决策是迅速而果断的。
然而,一场意外事件,打乱了曹操的节奏。
原来,曹操从南阳等地征伐民力,以保障汉中之战的补给运输工作。
可是,南阳等地百姓不胜其苦,在十月时,爆发了侯音之乱。
侯音之乱的规模不大,调曹仁足以镇压。
但原先计划调遣南阳民众支持补给运输的事情只能耽搁下来。
几年前,曹操第一次征汉中(张鲁)时,尽管调了河东等地的粮食、人力,但由于山行千里,依然面临粮食困难,当曹军抵达阳平关时,几乎粮尽退军。
鉴于此,曹操此次自然必须不敢在粮运问题未安排妥当的情况下再入汉中。
如此,侯音之乱使曹操的节奏受到影响,被迫放缓脚步。
或许曹操也未料到,这一耽搁,使形势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
意外之败
即便曹操不来,夏侯渊、张郃等人在汉中的力量,依然是可能坚持较长时间的。
然而,一场超出预期的败仗来临了。
219年正月,定军山,夏侯渊被斩。
吃败仗或许不算意外,但夏侯渊被斩,就是一个大意外了。
当时,汉中曹军依然拥有完整的军力,夏侯渊战死,并非全军大败,而是指挥位置靠前,亲自修“修鹿角”,被杀了。
这一场意外变故,彻底改变了战局。
尽管汉中曹军立刻推举张郃接替夏侯渊,但曹军锐气已失,只能转入完全被动防御,无力与刘备相争。
因此,尽管曹军依然控制了汉水、阳平关等险要,但无法阻止刘备控制其他险要。
219年三月,当曹操亲自来到汉中时,刘备军已经在汉中扎稳脚跟,据险而守。
而曹操大军虽然能抵达汉中,但自关中运粮入汉中,补给线漫长且危险,已陷入不利状况。
刘备表示:虽曹公亲至,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
刘备军据险而守,骚扰曹军漫长的补给线,曹操无能为力。
结果治军大半年的曹操,在汉中前线只相持了2个月,就被迫退军了。
总的来说,汉中之战时,曹操的姗姗来迟,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Z-Z)上,曹操与拥汉派到了摊牌时刻,“内有忧逼”,无法迅速前往。
经济上,由于连年用兵,加之瘟疫流行,民生受到很大影响,山行千里进入汉中需要的补给准备时间较长。
军事上,曹操原先配置在汉中的军力并非没有抵抗之力,甚至在此前的一连串作战中不落下风,看起来也没有必要立刻前往。
因此,曹操治军大半年,才进入汉中。
至于夏侯渊的战死,并非汉中军力不足,主要还是他自己指挥位置过分靠前,在军力尚完整的情况下被“斩首行动”所杀。
夏侯渊兵败身死,还真的主要怪自己,赖不到曹公身上。
本文分享的为什么不支援夏侯渊和曹操定军山不发兵救夏侯渊的具体介绍,希望大家能喜欢!